如何落实新环保法 让“云南蓝”更持久
云南蓝
新能源汽车 记者 杨峥 摄
从2014年春季至今,“全国25个省市被雾霾笼罩”、“留住‘APEC蓝’”、“北京再现‘两会蓝’”等新闻一次次引发社会舆论对身边生态环境的强烈关注,种种“晒蓝天、晒空气”的声音在互联网上传播。于是,从微信、微博关于外地雾霾的民间段子中,在外地游客的口碑里,人们发现了云南生态的新价值——蓝天、白云、洁净的空气。
“到云南,只为那一抹蓝”,这样的声音应该成为云南加强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动力。要让“云南蓝”长久保持下去,我们如何做好能耗强度与能耗总量的算术,又该怎样用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这把利剑呢?
谁该放在前?
新《环境保护法》有深意
“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采访全国两会的中外新闻记者时这样说。
“全省2015年1至2月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起,追缴排污费77.85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起,依法对2家企业实施限制生产措施,依法向政府报请关停企业1家。”3月17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了环保法启动实施2个月来的情况,并审议了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
连续出现的声音释放同一个讯息:当前,政府对环保不仅要求认识上“达标”,更要行动上过关。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环境保护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姚国华说,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从民生期待看,过去老百姓“盼温饱”、“求生存”,现在老百姓“盼环保”、“求生态”,对清新空气、清澈水体、清洁土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原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修改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保”一词位置的前后置换,反映出对发展从认识到实践发生的重要变化。
什么变化?有法律专家指出,通过立法明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发生环境风险的情况下生态保护优先。“这必将对各地优化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倒逼。”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资料显示,每吨标准煤产出效率,中国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消耗钢铁,为日本的2.32倍、德国的4.26倍、美国的2.5倍;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水量高出发达国家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弃物高出10倍以上。
作为一个资源大省,云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能源消费的矛盾长期存在。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这些国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近40%的行业,也是云南省内位居前列的主要规模工业。资源主导型的产业格局加大了云南碳排放的压力,但由于产品低端化、价值链低端化却没有实现更大效益。
“云南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转型升级中将承受更大的‘阵痛’。”2014年12月,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纪恒直言,云南省经济粗放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矛盾日渐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