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油画家洪浩昌:谁说现实和梦想不能两全

15.05.2015  17:17

  著名职业油画家洪浩昌先生。供图

洪浩昌油画作品。

     昆明信息港 记者王素晶 洪浩昌刚从老家昭通风尘仆仆地赶来,就马不停蹄地与我在西苑茶城见了面,身着粗布麻衣的洪先生一开始便介绍他的姓氏由来,从远古到古代娓娓道来,像极了穿越到现代的世外高人,蓄着的长发辫子透着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文人情怀,他讲话幽默且自信,明亮的眸子后深藏着一颗敏感而情深韵高的文人之魂,使听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禁对其肃然起敬。

    2002年,洪浩昌凭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园林组画》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业界的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的作品。朱良志教授曾经这样描述这位出生于云南昭通、求学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活跃于北京画坛的73年画家:“只要离开北京一段时间,他就有异常难耐的人文饥渴,一回到北京,他就有狂奔的欲望,他的热情在喧嚣中升腾,他的创造力在昏黄的天幕中延伸。

     谈绘画:以文化之名“好色

    在谈绘画之前,洪浩昌讲述更多的是关于文化。他说:“任何文化都包括人文、人格、道德这三个层面。”他讲述得绘声绘色,从中国的农业文明带我穿越到欧洲的工业文明,把中国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融入到了自己的油画创作当中,在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油画的文人化和文人画的油画之路。洪先生说:“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他画中的体现虽“渺小”但不可或缺,把在真实的基础上模糊了具象的存在,把身心融入到自然,他描绘的对象不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思考。

    看洪浩昌的画,有种不言而喻地兴奋感。无论是红土高原的明亮色彩、江南水乡的清丽静雅,还是北京的气宇恢弘,他的画都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那种生机勃勃的状态看了就让人满心欢喜,洪先生承认这是画作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视觉上在文化上引起共鸣,让观者感觉这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他绘画的核心和灵魂所在。

    说起绘画,洪浩昌表现得有些自负,用他的原话:“要在绘画里像帝王一样‘俯视’世界,超群绝伦,俯瞰时物。”他的自然风景画融合了西式油画和中国山水画的长处,兼有油画写实的逼真性和国画的神韵,有人评价是云南汉子和江浙文化结合出来的画。

    从2002年到2010年,他在杭州、无锡、上海、厦门、广州、北京、苏州、哈尔滨、烟台、香港等地举办了33场个展,参加了24场联展,出版了8本个人作专集,400余幅作品被美、日、法、瑞典、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国内外艺术博物馆、画廊、私人收藏。他声名鹊起,作品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洪浩昌油画作品。

     谈公益:艺术的传教士 慈善的先锋

    云南昭通的洪家营村,有一座占地600多平米的三层公益图书馆——游心楼。每到周末,隔壁村镇的孩子,要翻过几个山头来这里看书,盖起这座图书馆的不是企业慈善家,而是艺术家,洪浩昌用的是他卖画赚来的钱,为村子里的孩子们盖起了图书馆。

    洪浩昌说起图书馆有些成就感:漂泊异乡的他每次回去都会无偿给街坊邻居的小孩子一些钱买书,小有成就的他看到父母日渐苍老,家乡发展仍停滞不前,当时便做了个伟大决定——办座纯公益的图书馆。说干就干,2007年馆建成,2008年底对外开放,藏书10000多册,每本书都经过他本人的精挑细选才确定入馆,涵盖美学哲学宗教等各个类别,另外有8台电脑设备供孩子们有条件进行电子阅读。洪浩昌经常会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朋友来村里给家长、孩子开展讲座,目的是为了把孝文化、邻里关系等人类的思考和信息发挥出去,一开始村民们听不懂,在这种文化氛围地熏陶下,渐渐地接受了这些思想。

    付出总会有回报,播种总会有结果。建馆7年来,镇上的一些孩子开始有了梦想,陆续走出山村,考上大学继续深造。他总结道:“这是让人领悟的地方,跟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不一样,闪着人文光芒。”没错,书可以让穷人变成富人,书可以让富人变成贵人。

    同时,他还是红河州希望工程爱心大使,每年资助50位贫困大学生。除此之外,一向高标准、严要求的洪先生有意向在在昭通办一所一流的大学。“要培养人,而不是人才。”他说,“大学教育,是为生活而学习,不是为了谋生而学习。正因如此,他才拒绝以个人名义建中学或三流大学的提议。”这个云南汉子,不光要当好一个艺术家,同时还扮演着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艺术普及者,洪浩昌喜欢谈很深很大的问题,恐怕缘于他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