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升级版防范系统性风险
央行昨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MPA体系既保持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更为全面、系统。据介绍,MPA体系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相对于过去的信贷规模管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更加市场化,有利于稳健型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防止行业间的恶意竞争。
央行也表示,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机制的“升级”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资本约束的要求。央行称,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资产扩张受资本约束的要求必须坚持,这是对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模式的继承。新体系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新的评估体系从关注银行信贷规模延展到整个社会融资,这意味着央行的监管范围随着银行资产端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全覆盖监测。”鲁政委称。
市场普遍认为,MPA体系的推出标志着大金融监管体系浮出水面,央行将实现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全面监管,这也将是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鲁政委则认为,MPA体系主要仍是针对银行业,所涉及的监测指标中针对保险、证券等行业仍较少。
2011年起,央行开始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实质就是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核心内容是指金融机构适当的信贷投放应与自身的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相匹配。其中,资本约束不仅包含过去8%的最低资本要求,还包含逆周期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等基于宏观审慎的资本要求。
央行称,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