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和统计局双双发声:降息降准并非量化宽松

29.10.2015  19:05

2015年10月27日08:04        来源: 北京晨报  

上周五,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降息降准。为何选择在此时进一步“双降”,成了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昨日,央行进一步发布说明,称“双降”并非量化宽松。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经济不存在失速风险。

   央行称“双降”与QE不同

  上周五,尽管在宣布“双降”后央行给出了解释,但并没能平息业界对于央行是否借此进行量化宽松政策(QE)的猜测。

  “‘双降’与国外央行采取的QE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据央行新闻发言人介绍,国外实施QE的背景是名义利率已触“”,难以再通过常规的降息方式使实际利率下降,增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直接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非常规办法来支持经济,也就是购买一定数量的特定资产(如某些债券),所以才被称为“量化”的宽松政策。

  央行发言人表示,中国名义利率水平仍在“”之上,此外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对较高,利率工具及准备金率工具都有使用空间,降准措施不直接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不属于非常规的QE措施。

  “此次‘双降’是根据经济物价以及流动性形势变化所作的合理的、必要的政策调节。”央行重申了此次降息降准的原因,从降息看,物价整体水平走低而适当下调基准利率是合理的,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而从降准来看,主要是应对外汇占款减少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满足经济增长对流动性的正常需要。

   统计局撰文中国经济不存在失速风险

  尽管央行昨日重申降息降准缘由,但不少业内人士仍对中国经济增速表示担忧。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人民日报》上的署名文章中表示,目前经济增速继续换挡,但增量已然平稳,不存在失速风险。

  “经济没有出现趋势性下降,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有保证。”在潘建成看来,当前的经济增长处于新旧动能交替期,改革和创新主导的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有一个培育的过程,经济在短时间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从货币政策看,由于物价走势平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进一步降准降息可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