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鼓励夏季2天半周末小短假 昆明一公司开始试行

12.08.2015  10:55

  为激发旅游消费热情、扩大旅游消费规模,我国将实施进一步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鼓励错峰休假三大措施,同时强调各地方各单位不搞“一刀切”。昨日正式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并抓好落实。鼓励错峰休假。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各单位和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昨日在接受专访时说,优化休假安排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弹性休假等三大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错峰休假,避免大量游客集中出游,为游客提供更有品质的旅游活动,提升游客满意度,激发游客消费热情。

  吴文学强调,以上措施是要在不影响各单位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前提下,集中居民休假时间,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旅游消费增长。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政策,非强制性政策,也不能全国“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实施。

  落地

  昆明一公司当天落实4天半工作制

  如果给你的双休加上半天,也就是从周五下午就进入“休假模式”,你会怎么安排?这一政策实施难度有多大?昆明市民哪天能享受到这一政策?提前休假,错峰出行,对促进昆明旅游,特别是短途游会产生哪些影响?

  第一个吃螃蟹:当天落实

  “‘周五下午+周末’两天半小短假,你说好不?”昨天,在昆明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的小李点开网站推送的热点新闻,读后心里咕哝了一句:“有假可放当然高兴,能落实才是关键啊!

  让小李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小时,公司就宣布:根据国务院相关意见要求,经公司党政工联席会议决议,决定从本周开始,公司试行夏季每周4天半工作制度,让职工周五下午开始休假。小李迫不及待地发朋友圈,引来很多人点赞,不少人表示“羡慕嫉妒恨”。

  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微小企业,对落实员工带薪休假一直都不太积极,认为让员工带薪休假必然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那么,这家企业是怎么考虑的?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公司的徐姓经理。她表示,虽然国家并未对“周末两天半假期”做出强制规定,但公司工会研究后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合理,本着职工福利第一的原则,公司决定试行四天半工作制。记者进一步询问,落实两天半假期之前有没有进行过成本核算?徐经理表示,因为涉及企业的商业数据,不便进一步透露。

  昆明人社局:尚未接到通知

  那么,昆明对这一政策的落实有什么动向?记者就此事向昆明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了解。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也只是在网上看到新闻,并没有收到任何正式文件。但他表示,就自己看来,缩短工作时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当增加带薪休假的天数还是必要的,实施只是早晚的事情。

  在这位负责人看来,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除体现以人为本、落实员工福利外,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以带薪休假刺激消费,直接拉动和促进市民短途度假游,旅游、餐饮等很多第三产业都会从中受益。但他也承认“两天半假期”实施难度很大,毕竟就业人数占多数的民营及中小微企业就很难落实。他建议,若真的实施,除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外,还应给予经济上的鼓励,比如,财政补助民营企业带薪休假或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解读

  三问“三假”:

  从“纸上谈假”到落实有多远?

  此次意见首次将带薪休假、错峰休假、“2.5天小短假”一并提出,顿时引发舆论热议,被誉为是休假制度的“破冰”。那么,这“三假”如何落实到位,又怎样考验着单位、企业的“调假智慧”?

  A “2.5天小短假”:如何避免“画饼充饥”?

  一度引发猜测的“2.5天弹性作息”昨日水落石出。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在“工作前途考量”与“请假成本”叠加之下,一些上班族仍有顾虑:周五休假“弹性”,是否意味彼时加班“有理”?

  广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伟强教授说:“要让小短假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对多出来的0.5天假期给予界定,如果定义为占用了工作时间,那么怎样去补,就要有明确政策。”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也表示:“对于2.5天的小短假,分析其三大关键词,‘鼓励’而非统一、‘夏季’而非全年、‘有条件’的单位而不是全部,也说明这项政策惠及的群体和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B 错峰休假:怎样突出“量身订制”?

  温泉成了下饺子、动物园里只见人、高速公路大堵车……“每逢佳节必爆棚”是许多人的感触。携程网今年发布的《2015中国游客旅游度假意愿报告》显示,81%的用户希望避开公共假期,错峰出游。此次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错峰休假。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杜炜指出,落实错峰休假首先要合理安排和调整休假制度,要在保证国庆、元旦等传统重要假期基础上,结合南北方、少数民族特色,适当调整假日品种;其次是在带薪休假制度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可拆分现有的长假,分解成多个与民族节日相契合的“小长假”。

  采访中旅游专家们也建议,相关错峰休假等制度落实后,各地还需根据地方特点,挖掘当地乡村民俗、节庆活动,面向不同的人群,包装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体验类产品。

  C 带薪休假:私企如何“攻坚”?

  不休假不许评劳模、应休不休者年假补贴不再发放……近日,多地出台“硬规定”促带薪休假落实引发争议,也凸显出这一制度多年来“镜花水月”的施行现状。

  “带薪休假难,主要难在私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我国80%以上的劳动力在民营企业,收益不稳定,必须努力工作以保住岗位。

  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在我国从制度层面已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实,这需要用工单位、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和员工等多方面努力。

  其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劳动监察部门对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有规不依现象不要姑息,严肃查处。其二,工会方面加强对职工带薪休假权益的积极争取和切实保障。其三,建立健全职工权益追溯机制,在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维权等。新华社

  私企员工担心“落实难

  记者随后进行了一个关于“双休日增加半天,你怎么看?”的微调查,结果显示,并不是所有人都表示赞同。

  调查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员工普遍对“周末两天半假期”表示期待和赞同。不过,也有不少市民表现得比较淡定和理性。“这种假期,对我们意义不大,有活还得干。”在某学术单位工作的杨先生就表示,“在我们单位,学术假期还差点被领导咔擦掉呢,这种假期要落到实处才是关键。

  “政策执行到位,才是好政策,不然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黄瑞萍,一年基本天天在上班,周末都没休息。她表示:“我们的岗位离不开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落实这样的假期,事先就必须安排好轮休,不然根本就休不成。

  很多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员工、负责人普遍都不看好“两天半假期”。“员工放假自然高兴,那增加的用工成本谁来买单?”一家商贸公司的负责人朱经理表示,规定本身是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但也加重了经营压力,“再说直白些,很多私营业主,特别是小微企业,老板自己都没实现双休,怎么可能让员工两天半休假?

  焦点关注

  为何夏季适用“2.5天”假期?

  “从小长假到国庆、春节两个黄金周,节假日主要集中在冬春秋季。而漫长的夏季是各国休假的主要季节,希望炎炎夏季多一些休息日。”欧洲一家企业驻京办的工作人员李秋平说。

  国家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主任石培华说:“针对华东地区酷暑,东北地区严寒等气候特点,缺少对民众休闲出游的气候适宜性考虑,‘一刀切’的放假方式也不符合我国地域广阔的国情。夏秋季是我国旅游的黄金季节,每周半天的时间,就能多形成52个周末休闲组合,或者形成26个固定长周末,可以大大释放消费潜力。

  据测算,每周减少半天的工作时段或每两周减少一个全天的工作时段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对人口密集的城市效果尤其明显。

  “调整休假安排对于激发旅游消费热情、扩大旅游消费规模的作用明显,对抵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一定效果。”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鼓励性政策而非强制性政策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说,弹性休息等措施是要在不影响各单位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前提下,集中居民休假时间,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旅游消费增长。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是鼓励性和倡导性政策,非强制性政策,也不能全国“一刀切”,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实施。

  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也表示:“对于2.5天的小短假,分析其三大关键词,‘鼓励’而非统一、‘夏季’而非全年、‘有条件’的单位而不是全部,也说明这项政策惠及的群体和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私企“重灾区”如何“攻坚”?

  “带薪休假难,主要难在私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我国80%以上的劳动力在民营企业,收益不稳定,必须努力工作以保住岗位。

  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在我国从制度层面已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实,这需要用工单位、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和员工等多方面加力。

  其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劳动监察部门对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有规不依现象不要姑息,严肃查处。其二,工会方面加强对职工带薪休假权益的积极争取和切实保障。其三,建立健全职工权益追溯机制,在职工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维权等。

  “带薪休假非小事,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与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关。让劳动者不再在要‘福利’还是要‘饭碗’中纠结,是落实带薪休假、增进社会福祉的应有之义。”竹立家说。

  业内态度

  专家:倒逼云南景区不只重视黄金周

  该项政策对云南旅游的影响,云南省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院长姜若愚认为“有绝对的促进作用”。

  姜若愚介绍,过去国人外出旅游习惯集中在黄金周时段,如此一来大家都无法享受旅行的乐趣。此外,每年集中在黄金周接待大量的游客也让景区景点的压力过大,加之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很容易出现游客对景区景点印象分不高的现象。这一政策的出台可以分散游客压力,拉动内需,结合周末出游也更人性化。

  至于“周五只上半天班老板会不高兴”的说法,姜若愚认为,上班讲究的是工作效率而非时间堆砌。此外,身心得到有效放松,才能激发更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方面的创新。姜若愚表示,国外很多国家的带薪休假时间都要多于中国,但并未影响到该国的经济发展,不存在休息时间过多影响经济发展的说法。

  但是,对于这项政策的落实,姜若愚表示这将考验国人接受程度和习惯,就如同此前从一周一天休息的时间慢慢过渡到双休,得有适应过程。

  对于云南旅游迎接这一利好政策,姜若愚表示,还要做足准备工作。

  姜若愚认为,云南是旅游接待地和目的地,每周2.5天的带薪休假无疑将给云南带来更多游客,可以预计的是,中途国内旅游会更多,但随之而来的对于云南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考验也更大。因为云南的景区景点、旅游从业人员及监管部门习惯了黄金周的时候应对旅游热,反而可能疏忽了日常游,这一政策实施后,会给云南旅游的日常服务带来更多考验,要加强日常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日常旅游设施及服务品质,做好日常旅游的服务工作。

  携程旅游的专家认为,如果实施周五半天假,不仅将会分流很大部分周六出行的游客,缓解交通与接待压力,提升旅游质量与体验,也有利于提升旅游意愿,做大旅游消费市场。但总体上解决旅游市场供需矛盾,还需要推动带薪休假的全面落实,并适当增加公共假期。

  旅行社:考虑拓展邻近东南亚国家线路

  云南锦爱国际旅行社董事长朱洪应表示,这一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人民出行的愿望,在选择旅游地方面范围也可以更广,时间分配也更为合理,比如从昆明出发到普者黑、元阳梯田、大理等地,可以基本实现周五下午或晚上到达旅游目的地,周六周日充分观光游览,周日晚上再返昆,时间较为充分,更可以实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

  记者昨日采访中,部分旅行社表示尚未获知此项政策,若是政策明朗会安排一些适合出游2-3天的行程,但起码也得暑期旅游高峰结束后才会考虑。

  有旅行社表示,如今交通便利,要实现2-3天省内游基本没问题,但也会考虑拓展与云南邻近的东南亚国家线路,让市民或者外省游客可以实现“周末出国游”,但此类线路对时间和其他旅游设施的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具体踩线后才能确定线路。(新华社 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云南信息报 记者张艳萍 实习生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