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鱼”反转剧算不上是“一种胜利”
哈尔滨“天价鱼”事件连续出现“剧情反转”,对哈尔滨当地旅游形象已造成严重公信力损伤。相信“天价鱼”这一案例仍有继续延烧的空间。此案例对于城市旅游服务和地区形象公关都有着反面镜鉴作用,不可不察。
从2月12日消费者陈先生的网上“诉苦”开始,“天价鱼”事件已经持续发酵10天。先是出现网友批评涉事渔村,引起舆论批评,又接着转为陈先生删帖失联,渔村全盘否认,再到所谓阶段性调查“饭店明码标价无欺诈,出警民警很规范”的站队,舆情反转只是吸引了更多关注。
新的调查结果来了个大反转,令前期哈尔滨有关方面的调查和反应变得十分尴尬。
应该说,在“天价鱼”事件里应对策略上的笨拙和粗糙完全是在帮倒忙,以至于当下新的调查结果被视为笑话。而且对于首次通报出现如此不靠谱的结果,调查组现在的解释也一样禁不住批评。调查组的解释是,因为没有找到陈先生,但由于公众密切关注,所以尽快发布了一个单方面的调查。
但需要明确的是:“及时回应”公众质疑不等于公开透明,真正的迅速反应必须是站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反观这次急匆匆发布的首轮调查结论可谓漏洞百出,甚至还有明码标价不违规这种明显的推诿之词。
可见,调查组一开始的路径与思路就是希望迅速大事化小,并预设了尽快消除当地旅游负面形象的前提。这种预设前提和护短思维并进的做法,恐怕还有长官意志作祟,终使其做出经不起推敲的调查论断。
有必要说明的是,这种处事心态并不只是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有关部门独有,它已进入许多公权力部门的行事骨髓之中。遇事第一反应不是提供真相,缓解情绪,而是遵循一个逻辑“压”,压不住就骗,实在瞒不住了就简单找个理由草率问责。每一个涉事的主管部门面对问题,都只是在等待舆情淡去,而从来不考虑如何真正解决问题。
得不到真诚对待的公众实际也越来越不好忽悠了。尽管中国很多起类似“天价鱼”的事件终会因其他更爆炸性的“事件”转移视线,但由于问题并没有解决,地方积累的负面评价实际只是暗藏着,这暗涌的负面评价终究要坐实成对相关单位、机构、地方的不信任。这可能是一种永久性伤害。
如果在处理负面舆情时,都参照哈尔滨这样的模式,显然只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我们一些主管部门也应当分清公众舆论批评与自身职责的关系。
像“天价鱼”事件,主管部门和调查组之所以仓促行事,只是因为自己长期把位置坐歪的惯性。这是因为很多时候,主管部门忘记政府的监管职责,在以GDP为纲的执政逻辑下,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主来运营,把自己的辖区当成了公司来管理。一旦出事,就先入为主保护跟自己没有联系的麻烦制造者,这样的心理足以击穿理性,使出一系列昏招。
回到“天价鱼”事件本身,现在涉事调查组应当明白,唯有认真执法,真实回应公众质疑,并提供科学、合法的处理,才是应对所谓危机的唯一之途径。
“天价鱼”事件的反转剧,也在给无数个相关部门提醒,遇事先思考“压”或干脆不反应的鸵鸟心态,都不是舆情公关处理的正确途径。尽好相关部门该有的责任,完善制度,依法行政,才能构建正面形象。靠舆情公关救火蒙混过关,其实不过是饮鸩止渴。(梁兼)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