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大观】令人瞩目的云南民族“十万经卷”

18.02.2018  21:54

记者 李成生

云南是“语言文字王国”。在山脉纵横、江河密布的云岭大地上,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除了回、水、满3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和23种文字,是多语种、多文种的地区,更是全球罕见的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富矿区”。调查资料表明,我省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有10余万册(件),口碑古籍约4万余种,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傣族贝叶古籍、彝族毕摩古籍最具代表性,内容涉及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医药、科技、人文地理、文学艺术等领域,被称为各民族的“百科全书”。

聚居在中国西南滇、川、藏交汇地带的纳西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一种独特而较为完整的原始宗教文化,因其祭师称为“东巴”,故称“东巴教”,用于书写这种宗教经典的文字也被称为“东巴文”,而这种宗教经典就是“东巴经”。东巴文是一种如图似画的象形文字,约有两千个字符。这种古老的文字目前仍有一些东巴能够译读和书写,被誉为“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备受学术界关注。目前被国内外收藏的东巴古籍约有3万多册,完全不重复的就有1000多种,国内的丽江、昆明、南京、北京、台湾以及美、英、德、法、意大利、瑞典等国的图书馆、博物馆都收藏有纳西东巴经。

在我国南部西双版纳等地区,生长着一种类似棕榈树的阔叶树木,名叫贝棕,又名贝多罗树。傣族人民将树叶采摘下来,经过修剪、水煮、搓洗、压平、风干等工序,制成书写材料,将自己信仰的佛教经典、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刻写在上面,然后装订成册,这就是贝叶经。贝叶经最早起源于印度,后来随南传佛教传入我国傣族地区。经过千百年世代传承,在我省的西双版纳、德宏、孟连、景谷等傣族地区,还保存有大量的贝叶经。傣文贝叶经据传有8.4万卷,现在可查的南传佛教巴利文经典大概有1万种左右,如果每种再分为若干卷,说8万卷并不为过。人们将这种刻写在贝棕叶片上的文化称为“贝叶文化”,贝叶文化是一种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现象,有关统计表明,贝叶文化覆盖了东南亚国家近1亿人口。

在中国西南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4省区的广大地区,散居着一个人口近700万的民族——彝族。他们是远古氐羌族群的后裔,曾经在辽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的彝族先民不断向西南迁徙,最后定居在金沙江、红河沿岸的崇山峻岭之中,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山地文化。在他们的古代社会中,产生了一个独特的阶层——毕摩。善于“祈祷祭献”的毕摩原来是原始氏族公社的祭司,当彝族原始宗教历经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之后,社会意识对人自身的崇拜即祖先崇拜占据了主要地位,毕摩作为掌握丰富知识的新兴神职贵族,担负了“兴祭奠,造文字,立典章,设科律”的职责,从而使彝族社会“文化初开,礼仪始备”,产生了一种更为程序化、礼仪化的原始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毕摩用彝文记录了彝族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包括原始宗教、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思想、教育伦理、风俗礼仪、天文历法、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等,这种用彝文书写的经典,被称为“毕摩经”。确知被收藏的毕摩经有1000多部,其中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藏量最大。学者们对毕摩经有这样的评语:举世罕见的最真实、最独特、最具有原始性的宗教“活化石”,它提供了“祖先崇拜”型原始宗教的独特范例,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资料库。“独特性、稀有性、真实性、民族性”特征,使毕摩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

30年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省在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出版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古籍整理翻译出版走上规范化、系列化的道路。在国家“救书、救人、救学科”这一方略的指引下,全省各级投入巨资,开创性地启动了云南民族三大经典古籍出版计划,即《东巴经100卷》、《贝叶经100卷》、《毕摩经100卷》的出版,使这些瑰宝拂去尘埃,闪现熠熠的光彩,为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服务。多达300余卷、总字数近2亿字的三大民族古籍经典的出版,不但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石,还被称为中国出版业的壮举。2003年8月,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6次评审会上,《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丽江古城文化遗产、三江并流区域自然遗产之后的又一个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