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形象海东”展新姿

17.02.2016  12:09

2015年是海东山地新城建设形象之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52亿元,同比增长28.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5.01%;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5.22亿元,同比增长25.32%。”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杨志东如数家珍。

 

4个“不让”  坚持环保先行

将海东建成环保城市的样板和典范。”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将“环保先行”贯穿在海东规划和开发建设全过程,努力做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洱海、不让一滴中水进入食物链、不让一滴中水浪费而要变成钱、不让初期雨水直接进入洱海4个“不让”。

加快管网建设。”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供应、统一运营,在已经建成环洱海截污管沟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以两水、污水、再生水、自来水、直饮水管网为核心的第二道防线。

筑牢截污防线,构建污水健康水循环体系。”实施了“南污北调”北片区村落污水补充救济工程,将海东新区城市污水送往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完成了“北水南调”中水工程建设,将再生水全部回用到海东新区,作为园林绿化用水。

实施海绵城市工程,建设雨水健康水循环系统。”规划建设一南一北两个湿地公园和海绵城市试点工程。

 

告别“荒凉”  狠抓城市绿化

唐朝人樊绰所著《蛮书·山川江源》记载,洱海东岸“土山无树。”如今,海东植被稀疏的历史正在改写,千年荒凉的山坡开始“绿”起来了。

海开委将“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和典范”,细化到工程建设与百姓生活之中。

建设公园和防护绿地。坚持“植被再造、生态修复”,所建各类公园既改善环境,又可休闲。目前占地51亩的掬秀公园已经完工,占地208亩的起凤公园基本完工,占地289亩的木莲公园完工一半,占地34亩的览川公园正在施工。

建设生态绿地。因地制宜,采取生态植生袋或柔性边坡治理、鱼鳞坑客土定植边坡生态修复、林业造林、汇播植草绿化、地质灾害防治等举措科学“见绿”。目前,完成生态植生袋边坡治理5.4万平方米、鱼鳞坑定植面积7.6万平方米、汇播植草7.5万平方米、造林400亩。

绿化道路。实行“一街一景、多行定植、高矮组合、色彩搭配”。目前,已种植2193株复羽叶栾、1449株银杏、761株小叶榕、300香樟。

绿化项目周边和种植大树。坚持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目前,安排专人强化对1.78平方公里已批已建项目的0.62平方公里绿化配套情况跟踪监督,确保山地新城项目绿化不低于35%。

 

”变“”  完善基础设施

记者驱车前往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大楼采访,出来时竟然迷路了。干净的沥青路、尘土飞扬的土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海东这个“大工地”,正在实现从“”到“”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海东新区围绕“交通便捷、出行便利”,全面加快建设市政道路、桥隧工程。目前,已开工34条、74.7公里市政道路,完成18条路基、29.96公里。在天秀路等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27.5公里,铺设人行道砖7万多平方米。实现了从“”到“”的历史性变化。

如今,大理市行政中心、大理技师学院、大理卫校、居民商住楼拔地而起,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学校区、医院等一大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同时,海东新区正在建设4800亩的大理海东滇西商贸加工物流园区,已有9大专业市场、4大仓储中心签约入驻……各个项目竞相推进。海东的“千年荒”正在变为“万人迷”,一个“产城融合”新区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赵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