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明显

22.05.2017  11:51
 

本报讯(通讯员 陈爱斌 蒙知行) 近日,州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此次督查,共走访24个乡镇、24个村委会、12家企业、电话抽查60人。督查结果显示,截至4月,全州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692553人次,完成目标70万人次的98.9%。当年新增转移就业63509人(建档立卡6509人),其中县内就业29753人,县外省内18953人,省外国内14791人,境外就业12人。全州完成农村劳动转移就业培训63224人(建档立卡5518人),完成目标任务223600人的28%。其中引导培训17914人,专项培训34816人,技能培训8241人,专项服务培训1696人,经营性培训192人,创业培训385人。

督查显示,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亮点频出、成效明显,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推进有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州人民政府及12县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工作领导组,工作推进实施方案以及工作措施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台账制度,精准服务有基础。各县市对统计台账高度重视,抓实乡镇、村组的台账数据管理,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建立和完善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打下坚实基础。特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技能培训需求等信息登记造册,对符合转移就业条件的人员做到“不漏一人,不缺一户”,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并对建档立卡户中“不敢外出、不会外出”的贫困人员,制定专门措施,进行重点帮扶,鼓励外出务工。三是措施落实到位,劳务输出创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工作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我州已经形成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劳务品牌,成为转移输出示范,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祥云县采取县内大中型企业挂包贫困村,企业对挂钩村村民有务工需求无条件接收,实现村民和贫困户转移就业无缝对接。大理市大力开发城镇吸纳农民工的潜力和就业岗位,将房地产、建筑、餐饮服务、养老护理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平台和新的支撑点,拓宽了农民工就业空间和渠道。四是宣传引导有力,氛围营造良好。全州各县市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州人社局开办“大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众微信号,专门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相关政策以及工作动态,在全州起到很好的宣传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