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为洱海保护挪窝子 奶牛住进“托牛所”
云南环保世纪行
“十二五”以来,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III类,有28个月达到II类,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晚报记者日前随2015年云南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采访获悉,当地政府每年1个亿的专项治理资金投入,已建成一大批截污治污基础设施。把洱海保护治理当成头等大事,头号工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将洱海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发展到“流域之治”,再上升到“生态之治”,大理摸索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原淡水湖泊治理示范效应的经验和做法。
迁 村中奶牛集中养殖
洱源县右所镇西湖村的杜光祥一家,最近总感觉身边少了点什么。原来他们家的15头奶牛,近日被分成两批迁移到了村里的“托牛所”——洱源惠农奶牛养殖场。杜光祥家的奶牛,有4头已开始产奶,托管所用机械挤奶,每公斤售价3.3元,比之前用手挤奶的收购价高出大约1元。4头奶牛每天挤奶100多公斤,可卖四五百元。奶牛被迁移到托管所后,家里不再有牛粪的臭味,原来用于圈养奶牛的圈舍闲置下来了。杜光祥家已经有了新的规划:把牛圈拆除,连上后面的空地,改建成两层楼的客栈,搞成农家乐。
杜光祥家所在的西湖村,位于洱海重要补给水源湖泊、国家级生态湿地西湖的核心区。今年6月,洱源县启动了恢复西湖水域、奶牛规模集中养殖、生态农业种植示范、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和环境综合执法宣教“五大工程”,扼制面源污染,提升改造西湖水质。其中“奶牛规模集中养殖工程”的目标,是将西湖村218户群众自行分散养殖的759头奶牛,委托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集中养殖,每天每头奶牛支付1元钱的“托管费”,由政府统一补助给“托牛所”。
在洱源惠农奶牛养殖场记者看到,奶牛全都统一居住在蓝色屋顶的钢架大棚里。洱源惠农奶牛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程三中说,在规范统一的管理下,牛奶的质量和安全性均有保障。现在300多头牛每天产生6吨多粪便,以80元/吨的价格卖给顺风公司生产有机肥,污水用于绿化灌溉,没有任何的污染物向外排放。
锁 万亩湿地锁住入湖河水
沿7米宽的新永安江河堤前行,久负盛名的洱源右所东湖湿地尽收眼底。河堤两旁的湿地上,莲叶田田,蒲荻泛泛,垂柳依依,星星点点的粉色花苞,正从一望无际的荷叶间悄悄探出头来。永安村上登村民小组65岁的村民尹仁对家乡环境的变化,感慨万千:“湿地建设,让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前那个水乡泽国。”2012年年底,洱源县启动了总投资约2.38亿元的新老永安江沿线东湖区域“万亩湿地”恢复建设项目,主要开展东湖湿地生态修复、永安江入河污染物强化净化、湿地维护运行管理3大工程。目前已完成恢复重建的7600亩东湖湿地中,芦苇占七八百亩,海菜近1000亩,荷花占五六千亩。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万亩荷花”景观,再次呈现。预计到2018年,永安江沿线东湖区域1万亩湿地将全部完成恢复建设。
抵 客栈联盟抵制污水乱排
双廊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从2009年开始旅游业进入井喷式发展,2014年起,双廊就没有了淡季之说,只有旺季和更旺季,目前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8000人。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双廊的日均过境量达5万人次。由于目前双廊的雨水、污水处理管网仍是曾经的渔村级别,污水整治成了重中之重。
大理市环保局副局长杨少川介绍,大理市环境综合整治组于今年4月27日入驻双廊,开始摸排工作和环境执法。在今年3月和6月,有两家客栈违规,分别被罚款10万元和15万元,这是双廊整治以来罚款较重的两起案件。双廊镇党委书记娄增辉说:“7月10日以后进入旅游高峰期以来,双廊镇每天派出8辆园林绿化罐车改装的运污车、4辆消防车,直接将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完的污水抽运到上关镇污水处理厂。对于污水收集管网尚未覆盖的青山、长育片区,38家客栈、餐饮店已全部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并对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回用。”
8月26日,双廊147家客栈老板聚集在镇政府,举行了“大理市客栈协会双廊分会”成立仪式。“现在双廊各家客栈之间实现相互监督,大家制定共同的规则,一起遵守。”会长聂卫东说,“以前,如果看到某家客栈有违规排污行为,作为熟人大家不太方便说什么,但是加入协会以后,有责任也有义务去阻止这些违规行为,也有效避免双方产生矛盾。”
引 环湖截污引入PPP项目
作为云南省首个国家财政部PPP试点项目的“大理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将于年底前先行启动双廊片区截污治污项目的建设。
“在政府没有能力拿出环湖截污项目建设资金的前提下,采用PPP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无疑是一个政府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好办法。大理洱海环湖截污PPP项目,将采用分段建设的方式,边建设,边使用。”大理市住建局副局长潘秀华介绍,大理市与社会投资人的合作期限,分别为污水处理厂30年(3年建设、27年营运),截污管渠18年(3年建设、15年营运)。双方已磋商约定,合作期限结束后,社会投资人将对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渠进行大修,在确保正常达标运转的前提下,交还给大理市运营。待2018年年底项目全面建成之后,整个洱海环湖流域的面源污染将实现全部截流。(首席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