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淜村的这条产业富民路一路花香

26.08.2020  16:41
黄白相间的七月菊竞相绽放

  近日,走进大村七月菊种植基地,黄白相间的七月菊竞相绽放,村民们穿梭其中采摘、搬运鲜花,构成一幅美丽喜人的乡村丰收图景。

  “发展菊花产业,不仅提高了乡村的颜值,还能药食两用,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鼓起了群众的腰包。”大淜村党总支书记李力夫在介绍产业发展情况时,笑得和阳光一样灿烂。

  大淜村隶属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禾甸镇,全村共有1023户440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205人。多年来,由于地势高亢、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发展。

村民正在采摘菊花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淜村紧扣“科学发展调结构、培植产业促振兴”的奋斗目标,不断调优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特色产业+农户”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原计划发展300亩,但目前只发展了100多亩。”大淜村民委员会主任杨秉全介绍,今年2月,村“两委”组织致富带头人和农技员到外地考察,通过土壤、气候、光照等数据对比和专家研判,一致认为大淜村比较适合发展菊花产业。但是,习惯了种苞谷、栽烤烟的村民,思想一下转不过弯来。

  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村“两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支部牵头成立展棚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村组干部和党员,投入资金17万元,率先发展七月菊40多亩、金丝黄菊50多亩。

菊花产业鼓起了群众的腰包

  “按照目前的产量来看,亩产4吨不成问题。”杨秉全说,以目前的市场价估算,亩产值大约在8000~10000元,比山地烟产值翻了2倍多。加之有祥云县凯特杏特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站式收购,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我们有信心,在2021年,将菊花种植规模扩大到2000亩以上。

  菊花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管护、除草、栽苗都需要劳动力,采摘高峰期,一天需要30人左右,基地优先招聘村里的贫困劳动力。大淜村三组的建档立卡户何菊珍边采菊花边说:“自己年纪大了,到外面打工人家都不收了,来这里做工挺好的,离家近、活计轻松,一天还能赚到100多块钱。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造血”方式。面对未来的发展,作为村合作社的负责人,杨秉全信心满满:“下一步,合作社还将延伸菊花产业链,积极探索‘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打造以有机菊花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依托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后备箱’经济,让大淜村的产业富民之路,一路花香。”

  云南网记者 翟芯冉 通讯员 杨丽芳 赵净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