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大春马铃薯旱情分析及应对措施

09.07.2015  02:06

一、 气候条件分析

我市继5月份降水量异常偏少后,6月份降水量仍然异常偏少,丽江、永胜、宁蒗3个气候站月降水量仅分别为34.9、16.6和47.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1~88%,均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少纪录;华坪站56.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8.1%,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四少;以上4站平均降水量仅为3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6.0%,也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最少纪录。我市除东南部以外的大部地区雨季开始期异常偏晚。月平均气温继5月份偏高2.4℃以后,6月份继续偏高3.0℃,刷新了历年同期最高纪录。因持续高温少雨,我市大部气象干旱迅速发展,到6月30止,气象干旱除东南部为严重等级外,其它地区仍持续特别严重等级。干旱已导致大面积粮食、经济作物严重受灾,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程度加剧。据民政部门统计,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7亿元。

二、旱情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2015年我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在32.09万亩左右,其中早春马铃薯3万亩左右,其他多为大春马铃薯。大春马铃薯多种植在山区、半山区及高寒山区,其农业生产特点是以雨养农,适时的有效降雨直接决定着山区农业生产的丰欠,2015年春、夏我市遭受前所未有的特大干旱,此时正是我市大春马铃薯播种后处于出苗阶段,马铃薯虽然不象其他作物一样需要过多的水份,但也要有一定的田间持水量才能保证正常的出苗和生长,2015年2-6月从未发生过一次有效的降雨,全市无明显降水过程,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其中5-6月份是马铃薯出苗最需要降水的时期,据太安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观察显示,5月降水量仅为5.6毫米,同期相比偏少31.7%;6月降水量仅为46.8毫米,同期相比偏少64.8%;造成旱地作物马铃薯大面积难以出苗和出苗后生长困难的局面。根据农业部门的相关统计,到6月30日,我市马铃薯受灾面积为11.18万亩,成灾面积5.38万亩,绝收面积0.544万亩。其实干旱对马铃薯产业的影响是从去年的12月份到今年的6月份。根据大春田间大面积调查及早春马铃薯的收获看,干旱对马铃薯主要影响表现在 : 一是轻度影响:主要为我市冬早及早春马铃薯,主要在玉龙县的江边河谷,永胜的顺洲,宁蒗的大兴及沙利坪,华坪等地,这部份面积虽然能浇水,但早春马铃薯的营养生长和薯块彭大期在2-5月份,此时我市基本无有效降水,空气干燥,田间蒸发量大,叶片常处于失水状态,造成了对产量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往年相比产量损失在5--10%以上。

二是中度影响,主要为我市大春马铃薯区,主要在宁蒗、永胜的山区、半山区,这部份面积大多在春节前及春节后播种,田间有一定的湿度,出苗较早,有缺塘缺苗现象,出苗后无有效降雨,生长受限,生长缓慢,早花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产量,预计产量损失在10--20%以上。

三是重度影响,主要为我市大春马铃薯区,主要在玉龙县的太安乡,古城的七河前后山,及永胜、宁蒗的部份乡镇的山区、半山区,高寒山区,这部份面积大多在春节后播种,多为轮作地,播种后基本无降雨,出苗较往年推迟15-20天,到7月初有的还未能出苗,属旱情最严重的重灾区。马铃薯出苗困难,缺塘多,早花现象严重,生长受限,生长缓慢,有部分田块出苗过早,无有效降水及空气湿度,已出现生理老化衰老现象,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产量,造成产量损失在20--30%以上。

三、应对措施

1,及时追肥,加强中耕管理,对以出苗的田块抓住墒情,应及时追肥,加强中耕除草、培土起垄等田间管理,促使植株尽快恢复生长。每亩追施尿素5—1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

2,注意由旱转雨后出现持续性强降雨造成的局布涝灾淹水,应及时理通田间四周排水沟,确保田间不积水。

3,加强晚疫病防治。长时间的持续干旱,往往降雨后雨水集中降雨量大,而马铃薯植株的抗逆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晚疫病,特别要加强对晚疫病的防治。可先选用(1)代森锰锌、克露、杀毒矾;(2)代森锰锌、瑞凡+杀毒矾、银法利两种药剂组合方式交替用药防治。第一次喷药在降雨后完成追肥即开始进行,第二次在发病初期即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进行,第三次在第二次喷药后为7~10天进行。喷药浓度瑞凡+杀毒矾,75%代森锰锌为500倍液,72%克露、68.75%银法利、64%杀毒矾为600倍液。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进行统防统治。

4、有条件的可进行根外叶面追肥,强化植株营养吸收,加快恢复生长。可用0.4-0.5%的尿素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叶面。

 

    7月3日调查因干旱马铃薯出苗困难

 

      7月3日调查因干旱马铃薯缺塘缺苗严重

    7月3日调查因干旱马铃薯缺塘缺苗及早花严重

 7月3日调查因干旱马铃薯早花现象严重将严重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