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 不一样的“风景”——云南产业转型升级述评

23.10.2014  18:13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省委、省政府培育发展云南大旅游产业的战略部署,犹如一声春雷,预示着云南旅游产业大发展的美好“风景”。

曾经,旅游不过是吃喝玩乐的小事情;现在,它变成了事关全省加快转型升级促发展的大产业。

曾经,旅游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它是各级领导干部、各界专家学者热议的重大命题。

曾经,旅游只是一部分人的享乐;现在,它已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旅游行为及其产生的经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大旅游名副其实。”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蒙睿认为,几乎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完全和旅游划清界限,几乎没有哪个城市或乡村可以完全拒绝旅游者进入,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完全不参与旅游行为,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游需求将更加多样、旅游消费将更加旺盛、旅游产业将更加壮大。

到2020年,全省大旅游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1万亿元左右,增加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13%。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发展预期目标。它符合云南旅游实际和产业发展趋势: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强省的新要求,融合发展成为新路径;如今,培育大旅游产业将重点发展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旅游商品加工制造业、康体休闲与健康服务业,随着产业融合效应的发酵,各关联产业将呈现出共同壮大市场规模的广阔前景。

发展有底蕴

对云南来说,培育发展大旅游产业独具底蕴与优势。去冬今春,微信上盛传一条信息:“关于2014的60则预言,其中,第29条是:销售罐装空气不再是空谈——我们大可以今天买罐云南的空气品品,明天买瓶冰岛的空气试试,有些人还非要从空气里咂摸出点前味、后香、余韵来。

事实上,当全国许多城市被雾霾折磨的时候,云南的碧水蓝天、清新空气确实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产品。“有一种空气叫云南。”正因为如此,才有游客认为云南就是一个大景区,机场就是景区入口。当然,从专业角度分析,云南有5张独特的旅游名片。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段跃庆介绍,云南具有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之美、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之美、古朴悠远的历史文化之美、气候宜人的生态环境之美和地处西南桥头堡的区位之利。

5张名片,张张诱人。那些爱上云南、来了就不想走的游客,甚至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云归派”。其中,大理是他们钟爱的栖息地之一。爱云南的力量增添了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大旅游的信心,就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后的第3天,也就是8月3日,《建设大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旅游合作示范区规划思路研究》在昆明通过专家评审。

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梁志敏表示,先导示范区建设今年就要开始干,把思路变成规划,加快推进现有项目建设,同时,主动作为,争取把这一项目列入全省5个万亿元大产业的发展规划,再力争跻身国家战略层面。他说:“大理不仅是大理人的、云南人的、中国人的大理,我们要把这块热土建成世界的大理。

其实,大理只是一个缩影,而今,整个云南都已为发展大旅游动起来了。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内聚外融”的思路,深入实现旅游开发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乡村建设和沿边开放“六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战略,优化大空间布局、健全大产品体系、培育大市场主体、搭建大营销平台、开创大开放格局、强化大科技支撑、完善大基础设施、深化大产业改革,做大做强旅游要素产业、民族文化产业、旅游加工制造业、健康服务业,努力构建产业规模大、产出大、带动大、效益大的现代大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的有效对接,促进旅游消费由产业链末端向全产业覆盖,大幅度提高旅游产出水平。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