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经济结构“六调”联动调出新优势

13.01.2015  01:30

    元旦前夕,麦凯乐开门纳客,一周之内上海浦发银行大庆分行、大庆农商行相继挂牌。而这些,不过是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大庆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新常态下,大庆调结构,更加突出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倾注要素优势,加快创新驱动,调出了质量,调出了效益,更调出了未来发展新优势。

    向非油经济调结构。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但不依赖石油,把发展重心转向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沃尔沃生产销售XC经典汽车2100台;新华08商品交易所已有褐煤、甲醇、稻米等品种上市交易,实现交易额80亿元;伊利积极开拓市场,年产值增长45.6%……全年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543个,新增企业3200多户,省经顾委《大庆发展质量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0月末,大庆油与非油经济比重调整到42.9:57.1。

    向重点产业链调结构。去年年初,市政府谋划生成了石化、食品、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等25条产业链,并从原料来源、工艺路线、市场前景等维度设计项目,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全年围绕产业链招商,前三季度引进7万吨磺酸盐、10万吨碳5深加工、20万吨汽车座椅等项目213个。

    向现代服务业调结构。在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金融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续建昆仑唐人中心、麦凯乐、连环湖温泉景区二期等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87个,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572.3亿元。省经顾委《大庆发展质量研究报告》显示,大庆三次产业比重已调整为3.1:77.5:19.4,现代服务业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

    向资源禀赋调结构。北部林甸和西部杜尔伯特,温泉和牧业渐成立县主导产业;南部两肇大地,把水稻、玉米、畜禽等优势资源转化成为优势产业;中部大同和红岗,前者立足棚室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后者以花卉产业为牵动,打造东北地区重要鲜花产销基地;主城区内的龙凤、让胡路和萨尔图,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高新区围绕积累而成的产业资源,创新驱动,瞄准“三主三高”产业,狠抓龙头项目,壮大产业集群。

    向创新驱动调结构。以300多家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为后盾,引导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业态,力促126家高新技术企业晋升“国家队”。省经顾委《大庆发展质量研究报告》显示,大庆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已成为大庆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

    向消费拉动调结构。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大势,以扶持商贸批零、餐饮住宿、电子商务等百家重点商贸企业为突破,带动全市商贸业提档升级。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我市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23亿元,同比增长11%,全年预计可突破千亿元大关。(记者 李东泽 张增辉)

    

    福瑞邦培育的首批“人工参”已获成功,目前该植物组织细胞培养项目处于中试阶段,预计本月末即可下线。培育“人工参”技术引自韩国,福瑞邦通过自主研究创新,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1月6日,记者在福瑞邦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实验室看到,数不清的“人工参”须根正在反应器中成长发育。科技人员介绍,“人工参”在这里培养45天相当于在土地里生长5年,有效成分是一样的。

    据了解,福瑞邦通过对人参等珍稀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规模化组织培养,分离提取“精华”,以此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达到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产业化生产。(记者 梁长海)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