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朱鑫的“银匠”梦

08.08.2015  13:07


2013年4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云南视察时与朱鑫交流,了解民族手工艺发展情况。

 


2007年8月10日,金钥匙“涵紫谷”带着云南人民的祝福被敬献给了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2013年7月20日,当时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到云南视察,专门与朱鑫交流了当地民族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云南网讯(记者 王娇 通讯员 白宇鹏)熔银、锻打、下料、雕花、焊接……一块块不起眼的白银在手中化为精美夺目的银碗、银筷、水烟枪、手镯。尽管已经有“大师”头衔,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人朱鑫仍与当年那个“小银匠”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与看似粗糙的小钳、铁锤、模具、拉丝板、夹具,还有最重要的银料为伴。

纳西农民的“银匠梦

1969年,朱鑫出生于云南丽江金山东元中岗村,是一名地道的纳西汉子。

中岗村坐落于白塔(今日之金塔)北麓,是一个纳西古村。由于地处茶马古道,丽江古来有着贸易上的优势,这里诞生了不少以打制银器为生的手艺人,他们撷取中原文化的精髓,学习汉、藏、白等各民族的先进工艺,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丽江雪银”,而这些银器也在早年随着马帮上西藏、走印度,以其特有的材质和质朴工艺享誉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并直达英国各地。

年少的朱鑫从小耳濡目染,对祖辈在手工艺界的辉煌传奇羡慕不已。但苦于父母都是农民而非手艺人,没有学习机会,只能巴巴地望着那些银光闪闪的银饰店,在银匠加工产品里从旁偷师。

1985年,初中毕业的朱鑫在家里帮父母种田,子承父业成了一位农民。不过,对“银匠”这个职业的向往,早已经在朱鑫的心里扎下了深根,少年时养成的“偷师”习惯也没变。

转折发生在1996年。当年的丽江大地震震碎了家园,却也使很多人对产生了改变以往背朝黄土背朝天生活方式的渴望。朱鑫正是其中之一。此时,他潜藏于心的“银匠”梦被再次唤起。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走遍了丽江大大小小的银坊,希望成为一名学徒。

碰壁是难免的。“俗话说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很多师傅不想外传手艺,对我一个外人不信任。”朱鑫说,当年他几乎跑断了腿,吃了无数闭门羹,才求到一个老师傅愿意收他为学徒。“其实一开始做学徒的时候是很枯燥的,每天给师傅打下手,等到自己可以开始打制银器时,辛辛苦苦打出的作品有一点做得不好,就会马上被融掉。”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朱鑫却很感谢那段岁月,因为正是这段当学徒的时光,为他深刻领会少数民数民间传统银器工艺精髓打下了基础。

经过数年磨练,加上村里老一辈匠人们的多方点拨,朱鑫已经能够承担起传承东元村“朱氏手艺”的重任。此时他并未放弃学习,而是毅然离家远走昆明、江浙等地拜师学艺。最终实现了作品在传统手工艺的背景下,又能满足现代生活及审美需求。从其打造的金钥匙“涵紫谷”在业界蜚声开始,朱鑫的作品入选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又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国乡土艺术手工艺杰出贡献奖”,而后被授予“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称号,直到2013年8月,被授予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称号,朱鑫完成了他从农民到大师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