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专家建议反馈会在昭通市召开

27.09.2016  03:07

为进一步加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发挥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巨大作用,9月22日,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专家建议反馈会在昭通市林业局召开,会议对大山包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讨论。昭通市水利局和市林业局的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针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讨论,专家组就项目概述、立项背景、建设目标、设计方案到实施方案等内容,逐项进行了热烈讨论,特别强调了项目建设必须遵循"先谈生态保护,再谈旅游开发"的总原则。

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建设要紧紧围绕保护和恢复黑颈鹤及其越冬湿地生态环境这一核心目标,在坚持科学性、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这四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实施生境改造、汇水区植被修复、汇水区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水工程等具体生态修复措施,同时与科研监测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建设等配套工程紧密结合,最终达到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科研监测水平得到提高、居民游客环保意识得到增强的良好效果,为大山包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可持续经济奠定根本性基础。

据专家介绍,历史上大山包湿地在维护区域和地方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世纪30~50年代,大山包有着广阔的湿地沼泽面积,湿地植被较好。然而,60年代后因人口急剧增加、粮食短缺、生活燃料匮乏等原因,大片湿地被开垦,大片海筏(泥炭)被挖取,导致了大山包湿地大面积消失,湿地资源受到极大破坏。

因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大山包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山包,高又高,风吹石头打脑包",这一当地广为流传的歌谣生动地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给民众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相信随着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的推进,随着居民、游客环保意识、生态旅游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山包地区满目荒凉、黄土漫天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昭通市林业局 | 作者:保浩 | 栏目编辑:李姣 | 栏目审核: 武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