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埂大坝开通两条观鸥无障碍通道

15.12.2014  18:34

  小通道,大作用。记者 赵永峰 摄

  去滇池海埂大坝观鸥、游玩的你,不知是否留意到,上下大坝的台阶旁不知不觉已多了两个高差1.8米、宽1.2米的无障碍通道——这将给乘坐轮椅的游客带来极大的方便。据了解,这两条无障碍通道花费9.6万元建成,而它的“出炉”,曾经过了一番善意的博弈。

   回合1

   人大代表:应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

  海埂大坝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东西长约2.5公里,是目前昆明观鸥的最佳地点之一。

  李春光说,人与海鸥和谐共处的动人情景,以及欢笑与鸟语共鸣的温馨场面,大大提升了昆明的宜居城市形象。但大坝28个登坝通道全部都为台阶式,没一处可供轮椅通行。这样的城市休闲区,应该更“人性化”一些。

  于是,在2013年年初召开的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春光提出建议:希望海埂大坝合理增设足够数量的适合轮椅通行的登堤路径。

   管委会:按规定不能修,修了不好管理

  几个月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找到李春光,表示海埂大坝主要功能是防洪堤坝,然后才是旅游景点。所以暂不考虑增设轮椅通道。经据理力争,对方表示回去再研究讨论。

  一个多月,书面回复来了,管委会称:海埂大坝现有的斜坡长度无法满足无障碍坡道的设置要求,占用绿化带,严重影响景观效果;其次,海埂大坝属防洪堤坝,不在实施无障碍通道规定范围;此外,增设轮椅通行设施,可能造成自行车、电动车违规上坝行驶,容易冲撞到观光游客、行人,损坏市政设施和破坏大坝景观,也不便于管理。

   回合2

   人大代表:服务要人性化

  “这些理由我无法接受。”李春光认为,即便是防洪堤坝,既然能设置28条登堤通道,为何不能增设轮椅通道?而且是景观效果重要,还是人性化服务重要?他还认为,海埂大坝的确是防洪堤坝,可现在已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旅游景点,理应设置残疾人通道。

  李春光还建议,可以采用“”字形坡道,减缓坡道陡度,这样残障人士就可以像常人一样登上台阶。

  今年1月,在昆明市第十三届第五次会议上,李春光再次提出了修建的建议。

   管委会:太委屈

  管委会觉得委屈,他们认为《城市道路和障碍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有限制,不能随意突破。而且增设坡道有安全隐患,节假日人多时会增设保安几班倒,但防不胜防,自行车还好,甚至有人骑电动车上去。

   ■结果

   两条无障碍通道

   投入近10万建成

  事情沉寂了半年。几个月前,李春光听到消息说,滇池度假区管委会已着手在建无障碍通道。几天前,他收到管委会的书面回复。回复称:“经过我区各部门共同努力,现已在大坝迎海路口、红塔西路口设置了2条无障碍通道,2个通道合计55米长,101平方米。通道于4月15日完工,已投入使用,能满足到大坝参观游览的残疾人使用需求,投资费用约9.6万元。”并称:“通道现已正常使用,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目前,使用人数日益增加,我们将会做好通道的各项管理和维护工作。

  昨日,记者来到海埂大坝,看到两组无障碍通道高差1.8米,坡道宽1.2米,已投入使用。据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综合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条通道位于海埂大坝游人较为集中的梯部,通道设计指标均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相关标准。

  记者注意到,在设置无障碍通道的同时,管委会在大坝周围一共设置了约15块告示牌提醒市民不要骑车上坝。(完)(记者 曹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