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点赞”瑞丽“国际之家” 为沿边开发开放增活力
瑞丽市地处云南的最西端,紧邻缅甸木姐、南坎两镇,村寨相依,拥有着“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三个县城”的边境特色。在这个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的城市里,皮肤黝黑,身穿“笼基”的缅甸青年随处可见。他们在边境线上来往穿梭,当地群众把两国人员的往来,形象地描述为“串门走户”。
瑞丽市拥有姐告、畹町2个国家级口岸,通道、便道、渡口36处。随着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瑞丽市边境人员往来与日俱增,每天通关过境人数超过3万人次,临时居住滞留在瑞丽的外籍人员达到4.2万人,外籍人员已广泛参与到瑞丽市各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中。
赢得外籍人士信赖
如何对数以万计的外籍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一度成为当地政府的难题。但通过对边境管理的创新,如今这里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疆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只占据4间平房的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位于该市新章凤路东段,在繁华热闹的街道中并不显眼,但在外籍人员眼中,这里却是进入中国的“登陆地”,是行走瑞丽的“第一步”。它在外籍人员中声名远播,获得众多好评,被赞誉为外籍人员的“国际之家”。
进入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看到,墙上挂着缅语指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一目了然,中心聘请的翻译操着熟练的缅语,正为外籍人员明登答疑解惑,指导他填写表格。
“他们都是第一次来中国,所以需要我带领,下次完全可以自己来办理。”来自缅甸曼德勒的明登,指着他身后的5个新招聘的缅甸籍学徒告诉记者,他一早带着身份证、边界通行证、健康证、务工证和照片等相关证件来到这里,争取尽快办理居留证,当天前往瑞丽芒令工作。
在明登眼里,花几个小时领取“居留证”很“划算”,因为这是他们在瑞丽的“护身符”,是生活工作的“通行证”。
一站式审批、服务
其貌不扬的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获得好评,是因为“好在里面”、“好在软件”,这得益于瑞丽市在边疆治理体制机制中的大胆创新。
“管理者费劲,办理者不便,都‘不好办’。”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邵永保谈起过往颇为烦恼。他介绍,此前,卫生、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部门都具有对外籍人员的管理权限,各个部门分条款管理,外籍人员大量增加后,管理难以到位,工作起来不轻松,管理效果不如意。
2013年,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委会、瑞丽市政府为适应沿边开发开放的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边疆治理体制机制,在边境管理中大胆先行先试,出台了《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成立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
服务管理中心协调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为外籍人员在瑞丽居留、经商、就医、就学、就业、跨境婚姻、集中管理和处罚等方面提供详细的指导,办理健康证、居留证和临时劳动就业证,促进外籍人员在瑞丽安心工作,放心生活,真正让瑞丽的跨国人员流动“活”起。
现在,服务管理中心把卫生、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3个部门集中起来,实行“一站式审批,一站式服务,一表式审批”,办理效率明显提高,不仅方便了外籍人员,而且在对外籍人员的集中服务,实现了对他们的统一管理。
吸引外籍人员创业干事
来自缅甸腊戌的傣族姑娘艾拉美是管理中心的“常客”,她所持有的缅甸中国边界通行证,需要每7天来这里续办一次。
“这个办法真好,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节奏。” 在服务管理中心,艾拉美用流利的中文述说着她的生活变化,为“国际之家”点赞。她告诉记者,她高中毕业后,就穿梭于中缅边境做服装生意,但7天时间内必须出入境一次,过着跨境的 “两栖生活”。瑞丽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她能便捷地办理延期中国边界通行证,实现了长期在瑞丽生活工作的愿望。
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的成立,不仅改变着当地外籍人员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瑞丽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瑞丽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更是一块创业干事的热土,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来到这里工作生活,追逐梦想。
“换思路,变‘管’和‘控’为服务,从而真正提高管边控边能力。”邵永保说,我们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框架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予外籍人员服务。通过给外籍人员办理合法有效证件,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用工“三非”现象明显减少,确保了和谐稳定。
瑞丽市在边疆治理体制机制上的这一创新性做法,扩大了瑞丽对外开放的程度,营造了兼容并蓄、互利共赢的对外环境,为沿边开发开放增添了活力。
(记者 尹朝平 刘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