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淡出市民生活 大理市“禁白”改善城乡环境

12.08.2015  21:44

   违禁塑料制品明显减少

  昨日,记者从大理市“禁白”办了解到,经过长期宣传和有力管控,“禁白”已成为大理城乡群众的共识,塑料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垃圾处理中废弃的违禁塑料制品数量明显减少,塑料发泡餐盒在餐馆和市场基本消失,城乡环境得到改善。

  “对不起,我们不提供塑料袋服务,需要的话这里有无纺布袋。”这几年,许多外地人到大理市均遇到了这样一个“新情况”,进超市、菜场采购,商贩不提供塑料袋,购物场所、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手里拎着的不是塑料袋,而是一个个无纺布袋或菜篮子。

  2006年9月,大理市正式启动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有毒有害不易降解塑料制品工作。9年来,该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从外地流入上强化管控,加大对仓库、物流等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偷运、囤积禁塑品行为。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加强集贸市场以及商铺、超市、宾馆客栈、餐饮等行业的检查力度,引导、促使市场经营者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2万余人次,车辆2.2万余辆次,检查各类超市、农(集)贸市场、各类个体经营户3.3万多户次,查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100多万个、塑料蛋托24件,收缴违禁品2.6亿个,先后组织了6次公开销毁。(完)(记者 黄剑锋)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