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楷模】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记昌宁县大田坝镇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

11.09.2016  11:45

8月29日,新学年开学,德斯立小学的教师张有国既难过,又欢喜。

张有国难过的是,上学年仅有的4名学前班学生中,有两名因升学到30公里外的文沧完小就读了;欢喜的是,他又迎来了两名新生。两进两出,他在新学年还是带4名学前班学生。

德斯立隶属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偏远村寨。多年来,这里的老师来了又走,只有他选择用一生与孩子们澄澈的双眼深情对望,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算上这个学年,他在这里坚守了整整37年。

37年来,张有国的两鬓越来越白,腰越来越弯,走路越来越慢,但教出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三尺讲台越来越爱。瘦弱的张有国在家长心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家长们说,张老师像澜沧江畔的群峰那样挺拔。

这么多年,习惯了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就像天边最美的云朵……”还没走进教室,就听到从里面传出的歌声。走进教室一看,张有国正带着4名学生跟着电视里播放的《小苹果》跳舞。

明年大班的两个孩子要到文沧完小读小学了,到时候他们要住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住校的生活,张有国建议家长,先让孩子们在德斯立小学锻炼一下,为以后住校做准备。

但这也给张有国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本来下午放学后可以休息的他,不得不给孩子们做饭、洗脚、铺床、叠被,晚上给孩子们讲故事哄他们睡觉。“这么多年,习惯了。”张有国笑着,淡然地说。

张有国是土生土长的德斯立人,初中毕业后被村民推选为扫盲教师,一年半后正式成为民办代课教师,白天负责村里孩子的教学,晚上给大人扫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德斯立依然贫穷,村里的小学只是一间摇摇欲坠的茅草房。下雨天,学生只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一到冬天,寒风刺骨,学生冻得手脚发青。

张有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找来会烧窑做瓦的亲戚,与乡亲们一起烧瓦,到山上砍椽子,筹备建盖教室的材料,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把教室从茅草房换成了瓦房,而当时村里大部分人家还住着茅草房和泥巴房。

付出再多都值得

在张有国教学的前10多年中,德斯立小学还没有电灯。大山深处,天黑得比较早,为给上晚自习的学生照明,张有国费尽周折。他到山上找来松明子,大块砍成小块,小块再用刀削得长长的,用火引燃,照亮漆黑的教室。他还在学校附近的荒坡开辟出一片空地,种上蓖麻,待到蓖麻子收获晒干后,用细细的竹签串起来,点燃做照明用。

后来,张有国怕用松明子和蓖麻子照明会伤着学生的眼睛,他便用节省下来的钱,到山脚下的漭水镇沿江村买来煤油,给学生照明。那时,他常常背着油桶,来回要走上40公里的山路,从日出走到日落。多年下来,油桶的漆都快磨没了。如今,教室已装上了明亮的灯泡,这只斑驳的油桶还摆在教室的角落,桶里还存放着没用完的半桶油。

在距德斯立小学10多公里远的山脚下,有一处被拆除的废墟,这里原是江边小学,张有国曾在这待了20年,后因要建设小湾电站,不得不拆除搬迁。

张有国刚到江边小学时,这里办学条件同样简陋,只有一栋土木结构的老房子做教室,没有厕所和围墙,学生内急只得到周围的树林中或草丛里解决问题,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为解决上厕所的难题,张有国自己掏钱买来木材、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找骡马从镇上驮下来,村里人投工投劳建盖起了厕所和围墙。

为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张有国又一次拿出家里的积蓄建盖了3间宿舍。这一次花费了2万多元,其中,有一万多元是他偷偷挪用了妻子在家种包谷、养牛、养猪等辛苦攒下来的钱。钱不够,他又向银行贷款6000元。

多年来,张有国为学校大大小小的事共花了5万多元。有的人说张有国傻,自家的日子还过不好,却老是贴钱给学校,图啥?

只要能从这里多走出两个大学生,付出再多都值得。”张有国说。

坚持教到最后一名学生

在张有国的教学生涯里,最忙的时候,他要给50多名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当地的老师称这种教学方式为“三级复式教学”,是教学中最难把控的一种。

大多数时候他要承担复式教学班德、智、体、美、劳的全部课程,上完课还要给留校住宿的学生做饭,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他就喊来妻子到学校帮忙。

课堂上,他尽心尽力地教学;课堂外,他想方设法帮助缺吃少穿的贫困家庭学生。虽然自家也很困难,但他依旧减免学生的学杂费,帮他们买书本,送去过冬的衣服。农忙时,碰到学生家农活忙不过来,他还抽周末去帮学生干农活,甚至把自家的耕牛牵过去,帮学生家耕田耙地。

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张有国充满愧疚。2000年夏天,小儿子在学校遭到雷击,重伤昏迷不醒。他把昏厥的儿子送到20公里外的文沧村后,因担心学校的孩子,立即又返回了学校。2005年10月,大儿子患病住院生命垂危,他同样因丢不下学校,最终没能陪儿子走完最后一程……

37年来,从大山里走出的8名本科生和16名专科生给了张有国莫大的安慰。“这些孩子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还在读书,逢年过节他们都会给我打电话。”提起这些学生,他欣慰地笑了。

2012年,张有国家也因水库移民搬迁,搬到了很远的湾甸乡,但他还是舍不得这里的孩子,舍不得这所学校。他说,他要坚持教到最后一名学生。

(记者 朱金磊 贾云巍)(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