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坚果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24.12.2018  12:35

 

 

 

坚果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云南省林业厅

2018年6月


 

前 言

 

云南坚果产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8个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之一,本方案中坚果产业特指核桃、澳洲坚果两个树种。

坚果产业既能发挥较好的生态效益,又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山区农民受益最广、最可持续、最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同时也是我省广大山区改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振兴乡村经济,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特色优势产业。云南是全球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地区,具备引领和主导世界核桃和澳洲坚果种植、加工与市场的坚实基础,到2020年底,云南将基本建成具有云南优势和特色鲜明的坚果产业体系、组织经营体系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云南坚果产业种植培育、生产加工、市场流通、品牌建设、科技研发、龙头培育、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得以跨越式发展,实现由传统数量增长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全国坚果产业有机种植面积第一、有机产品产量第一的省份。

 


目 录

 

一、 行动目标 1

(一)总体目标 1

(二)绿色目标 2

二、 行动措施 4

(一)全域有机化推进工程 4

(二)产品商品化转化工程 8

(三)经营主体规模化培育工程 11

(四)品牌名牌化打造工程 13

三、 政策措施 14

(一)整合资源 14

(二)加大财政支持 15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15

(四)出台《云南省有机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条例》 16

(五)建立云南“绿色食品”发展公报制度 16

(六)举办云南“绿色食品”博览会 16

(七)健全考核机制 17


坚果产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致力打造的重点产业,是我省山区农民受益最广、最可持续、最具特色的生态产业,惠及我省2622.3万山区群众,更重要的是惠及云南88个贫困县尚未脱贫的373万贫困人口。截止2017年底,我省核桃种植面积达4300万亩,产量达116万吨,澳洲坚果种植面积220万亩,产量1.6万吨,云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地区,具备了未来引领和主导世界核桃和澳洲坚果种植、加工与市场的坚实基础。但我省坚果产业存在创新驱动不足、质量发展意识不够、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推进全省坚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将云南坚果产业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绿色食品产业,制订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 云南坚果产业有机生产体系、组织经营体系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基本建成;坚果产业有机化、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经营主体培育及引进取得较大突破,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坚果产业实现由传统数量增长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转变,成为全国坚果产业有机种植面积第一、有机产品产量第一的省份。

 

表1. 坚果产业总体行动目标

 

  年度   

指标

2017年现状值

2020年目标值

核桃

澳洲坚果

合计

核桃

澳洲坚果

合计

种植面积(万亩)

4300

220

4520

4300

400

4700

投产面积(万亩)

2012

20

2032

3024

130

3154

干(壳)果产量(万吨)

116

1.6

117.6

173

10

183

综合产值(亿元)

318

4.8

322.8

650

30

680

主产区农民人均

坚果产业收入(元)

2000

3000

标准化初加工能力建设

35%

80%

初加工机械及先进技术应用比例

20%

70%

集散交易市场数量(个)

1

5

省级龙头企业数量(户)

123

7

130

143

12

155

专业合作组织数量(个)

1309

50

1359

1759

100

1859

规模经营主体培育

产值30—50亿元龙头企业0户,产值10—30亿元龙头企业1户,产值1—10亿元龙头企业14户

产值30—50亿元龙头企业1户,产值10—30亿元龙头企业3户,产值1—10亿元龙头企业30户

(二)绿色目标

到2020年, 坚果产业绿色、有机化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绿色、有机基地认定面积达1500万亩,产品认证达231项,成为全国坚果产业绿色、有机认定基地面积最多、产品认证最多的省份。

 

表2. 坚果产业绿色发展行动目标

 

  年度   

指标

2017年现状值

2020年目标值

核桃

澳洲坚果

合计

核桃

澳洲坚果

合计

有机基地面积(万亩)

48

2

50

278

22

300

绿色基地面积(万亩)

63.3

0.6

63.9

1100

100

1200

有机产品认证(项)

34

4

38

62

7

69

绿色产品认证(项)

10

2

12

125

37

162

有机产品产量(万吨)

5.6

0.02

5.62

7

1

8

绿色产品产量(万吨)

6

0.06

6.06

100

5

105

有机认证主体(个)

34

4

38

59

6

65

绿色认证主体(个)

10

2

12

125

37

162

 

二、行动措施 (一)全域有机化推进工程 1. 开展有机产品产地环境调查

依据有机认证、欧盟认证对产地环境的具体要求,委托具有资质的规划调查单位,对全省坚果种植适宜区土壤、水源、空气等进行调查,绘制全省坚果产业绿色、有机认证产地环境分布图。(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农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2. 推进有机基地建设认定

围绕“成为全国坚果产业绿色、有机基地面积最多、产品认证最多的省份”目标,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第三方认证机构,政府、企业合力推进有机基地认定工作,按照《云南省“绿色食品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引导企业、林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申报认定有机基地。到2020年,全省有机示范基地面积达300万亩。(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表3. 坚果产业绿色发展年度推进任务

 

  年度   

指标

2017年现状值

2018年目标值

2019年目标值

2020年目标值

核桃

澳洲

坚果

合计

核桃

澳洲

坚果

合计

核桃

澳洲

坚果

合计

核桃

澳洲

坚果

合计

有机基地面积(万亩)

48

2

50

68.03

5.44

73.47

119.03

9.84

128.87

278

22

300

绿色基地面积(万亩)

63.3

0.6

63.9

342

16.5

358.5

570

27.6

597.6

1100

100

1200

有机产品认证(项)

34

4

38

36

5

41

38

6

44

62

7

69

绿色产品认证(项)

10

2

12

21

8

29

62

20

82

125

37

162

有机产品产量(万吨)

5.6

0.02

5.62

6

0.18

6.18

6.8

0.24

7.04

7

1

8

绿色产品产量(万吨)

6

0.06

6.06

38

1.6

39.6

60

2.8

62.8

100

5

105

有机认证主体(个)

34

4

38

40

5

45

48

7

55

59

6

65

绿色认证主体(个)

10

2

12

21

8

29

62

20

82

125

37

162

 


表4. 坚果产业有机基地建设分布

(单位:万亩)

  年度指标

    州市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认定面积

申报面积

认定面积

申报面积

认定面积

申报面积

大理州

17

4

17.5

10

18

25

临沧市

4

6.52

5

15

6

40

楚雄州

2

5

3

10

4

21

保山市

6

5

6.8

10.5

7.5

25

昭通市

2

2

2.5

8

3

20

德宏州

0.3

1

0.4

2.2

0.5

6

版纳州

0.3

1

0.4

2.55

0.5

8

普洱市

 

0.55

0.2

2.62

0.5

6

会泽县

0.2

1

0.5

3

0.8

15

永胜县

5

1.5

5

3

5.5

13

宁蒗县

0.2

1

0.3

2

0.5

10

宣威市

0.2

0.8

0.3

4

0.5

15

泸水县

0.2

0.6

0.3

2

0.5

8

兰坪县

0

0.8

0.1

2

0.2

6

禄劝县

0.3

1.6

0.5

3

0.6

10

景东县

0.3

1.8

0.5

3

0.6

10

新平县

0.6

0.7

0.7

2

0.8

12

合计

38.6

34.87

44

84.87

50

2 50


3.  加大有机产品认证主体培育

依托第三方认证机构,以企业申报为主,政府引导为辅,加大对云南省坚果产业加工主体的产品质量监测和科研支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坚果产业精深加工主体,培育一批坚果产业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主力军。到2020年,全省坚果产业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到69项,认证主体超过60户。

4. 建立有机坚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建立有机坚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追溯码为载体,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以“一品一码”(一个批次产品有唯一的追溯码)为总体思路,构建数据驱动、多方协同的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建立覆盖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终端销售、检验检测、公众查询等各环节的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实现有机坚果产品全过程追溯管理。(牵头单位:省质监局;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工信委、省商务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5. 建立坚果产业有机认证体系

依托现有“国家林业局经济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昆明)”,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认监委《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法律法规和GB/T 19630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向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英文缩写CNCA)申请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资质,并在我省大理、临沧、楚雄、保山、昭通5个坚果主产区设立有机认证分机构。或者采取与已有认证资质的机构合作代理,再逐步申请成为西南第一家有机认证机构,进而争取获得欧盟有机产品认证资质。分阶段推进我省有机认证体系建设、认证平台检测能力提升以及认证培训等。(牵头单位:省质监局;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林科院)

6.  创建国家级云南有机坚果技术创新平台

整合现有平台,按照“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的模式组建“国家坚果技术创新中心”和“云南省坚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围绕全省坚果产业链布局创新,建设国际一流的云南坚果产业重大有机生物技术创新平台、有机产品开发创新平台、有机产业经济研究创新平台、有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平台等为一体的国家级坚果创新平台,构建云南有机坚果全产业科技创新支撑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坚果产业创新能力。(牵头单位:省科技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质监局、省林业厅)

(二)产品商品化转化工程 1. 建立坚果产业贸易监测机制

鼓励、引导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及龙头企业在全国坚果主产区、主要坚果交易市场建立监测站点,采集产量、价格、产品流向、消费、贸易等信息数据;与专业电商平台运营商开展合作,获取我省及全国各产区坚果产品销售后台数据。对国内外坚果主产区生产情况、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预判,每年度发布坚果行业贸易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为产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为市场经营主体市场营销、市场开拓提供指导。(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工信委、各州市人民政府)

2. 开展有机坚果采后处理标准化试点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种植大户、村镇农户为基础,依托主产区和重点县有机基地,通过以奖代补的扶持方式,引导精深加工企业、坚果进出口企业在主产区建设标准化订单式初加工生产车间,鼓励便携式采收设备、轻型采收机械、坚果脱壳和烘干设备等新型机械推广运用。到2020年,全省干(壳)果、果仁初加工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坚果主产区和重点县。(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质监局、各州市人民政府)

3. 提升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及应用

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项目攻关,对全省有机坚果资源综合利用、精深加工与产品开发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研究与攻关,强化有机坚果产品深加工和产品质量提升。重点开展油抗氧化、副产物(壳、青皮、花等)开发利用、保健功能食品(植脂末、褪黑素、蛋白粉、蛋白肽食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鼓励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坚果加工深度,以高品质油、粉、乳、保健功能食品和各种旅游休闲快销食品为发展重点,到2020年,至少实现植脂末代替、褪黑素提取、蛋白粉或蛋白肽食品开发其中1种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推出诸如核桃酥、坚果酥等坚果拌手礼系列旅游快销食品。(牵头单位:省工信委;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省林科院)

4. 建设“云南国际坚果交易中心

借鉴国内成功的交易中心运作模式,对接主产区人民政府和国内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探索新型投融资机制启动“云南国际坚果交易中心”建设工作。2020年7月底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金融办、省招商局、省国土厅、省林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5. 开拓国内外市场

制定国内市场开拓部署计划,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2018年,组织市场主体在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设立办事处;培育扶持5—10户有实力、有条件、有体量的大型坚果产品营销企业,在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知名大中型连锁超市建立云南有机坚果产品展销专区。编制《坚果产业南亚、东南亚市场开拓方案》,鼓励企业加大有机坚果产品出口,在南亚、东南亚市场首先取得突破。同时不断完善清真食品认证、欧盟认证等自身素质建设,支持我省坚果企业在东盟、日本、美国、欧盟等重点国别市场及台湾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营销网点、开展并购重组,鼓励跨境农产品电商企业建立“海外仓”,支持企业在中东地区设立子公司、办事处、商务平台、专卖店、展示中心等。(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外办、昆明海关、省质监局、各州市人民政府)

6. 推进有机坚果产品大宗贸易

积极探索和培育有机坚果期货交易,与国内外期货交易所合作,联合制定有机坚果期货产品标准,推出有机坚果期货合约,加快有机坚果期货在国内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进程,切实推进云南省有机坚果大宗贸易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牵头单位:省金融办;责任单位:省林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7. 开展电商平台线上专场营销活动

与阿里集团、京东集团展开深度合作,于每年中秋节前夕策划创办“‘8·15云南核桃’天猫专场”和“‘8·15云南核桃’京东专场”,组织我省坚果产业经营主体,依托专业电商平台,采取“政府补助”的低价倾销模式,引爆云南坚果产品线上营销,通过3—5年的连续举办,在两大电商平台和广大消费者中固化专场活动,造势云南坚果产品商品化转型。(牵头单位:省商务厅;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交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三)经营主体规模化培育工程 1. 做强做大本土企业

  加快省内龙头企业培育速度,鼓励支持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

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磨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南涧县红云核桃加工销售有限公司、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市场手段做强做大,组建产业联合体或产业集团实体等做大实体体量,通过政府扶持引导破解融资难题,扩张产业链,培育和做精做优一批受众面广、产品特色鲜明、消费群体稳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到2020年,培育产值30—50亿元龙头企业1户,产值10—30亿元龙头企业3户,产值1—10亿元龙头企业30户。(牵头单位:省工信委;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金融办、各州市人民政府)

2. 培育新型经营组织

积极引导和鼓励建立坚果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基地建设和集约经营,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种植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鼓励有实力的经营主体通过林权流转、合股经营等形式,将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坚果基地集中经营、统一管理,提高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增效、林农增收,到2020年,集中连片集约化经营面积达2000万亩。(牵头单位:省林业厅;责任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3. 引进培育新主体

  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坚持招强招大,瞄

准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主动联系大型国企、央企,广泛对接规模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重点引进具有先进技术、核心竞争力强的合作伙伴。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境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结合我省坚果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分类建立目标企业目录库;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每年与各坚果主产州市联合包装一批全产业链、集约化的有机坚果重点招商项目对外精准招商。到2020年,至少完成5户国内外坚果行业规模企业招商落地,推进3个坚果产业招商项目开工建设,带动我省坚果产业跨越发展。(牵头单位:省招商局;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

(四)品牌名牌化打造工程 1. 健全有机坚果品牌支撑体系

加快推进我省坚果产业品牌认证,积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申报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产地认证)的认定。搭建省级统筹、县域实施、社会组织协助、企业参与的产区、产地、产品战略品牌架构体系,打造云南有机坚果产业大品牌。到2020年,力争坚果产品系列申报认证数量达230件以上,覆盖全省坚果主产区和重点县。(牵头单位:省质监局;责任单位:省工商局、省林业厅、省卫计委、各州市人民政府)

2.  扩大云南有机坚果宣传推介

  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以“有机”为热点,创建“云

南有机坚果”高端品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国内各类展销会,在全国主要消费区一线城市举办云南有机坚果产品推介会。实施云南有机坚果品牌行动计划,全方位、多媒体宣传“云南有机坚果”;利用南博会、昆明农博会等平台,宣传云南有机坚果;争取主办世界核桃大会,办好国际澳洲坚果大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电商平台等进行宣传,不断扩大云南坚果国内外影响力,提升云南坚果知名度。(牵头单位:省新闻办;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招商局、省博览局、各州市人民政府)

3. 实施名品培育计划

举办“云南省坚果行业知名品牌”和“云南省坚果行业知名企业”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结合阿里、京东“8·15”专场活动在电商平台进行免费推介。到2020年,力争培育打造出3个国内知名的云南有机坚果商业品牌。(牵头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省林业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工信委、各州市人民政府)

三、政策措施 (一)整合资源

省直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接协调,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统筹用好现有激励扶持政策,从用水用地、贷款贴息、出口退税、降税清费、融资、物流等方面形成我省“绿色食品牌”推进政策通道。(牵头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二)加大财政支持

制定出台《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绿色食品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导向作用,坚持扶优扶强扶大原则,突出有机基地认定、有机产品认证、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示范、优势品牌打造、特色园区集聚。集中财力,着力支持经营主体新建、技改、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等项目。通过先建后补及贷款贴息的方式,鼓励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改造,对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牵头单位:省财政厅;责任单位:省林业厅、省工信委、省质监局、省招商局、各州市人民政府)

(三)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建立省级相关部门、州市、园区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强化分工协作,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食品企业和行业知名品牌企业,突出产业招商、精准招商、项目招商。各州市政府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政策措施,改善发展软环境。(牵头单位:省招商局;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四)出台《云南省有机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条例

  规范我省有机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围绕我省有机产品、基

地认证推进工作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台《云南省有机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条例》。(牵头单位:省法制办;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质监局)

(五)建立云南“绿色食品”发展公报制度

建立云南“绿色食品”发展公报制度,强化公报数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每年年初由省政府授权部门向社会公开发布上一年度云南“绿色食品”发展有关数据,定期更新发布云南“绿色食品”品牌产品名录。(牵头单位:省统计局;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六)举办云南“绿色食品”博览会

举办云南“绿色食品”博览会,严格参展商品审查,汇聚云南“绿色食品”,将“生态、安全、绿色、健康”的“云南食品牌”展示给中外客商,搭建“绿色食品”产业交流及产品交易平台。同时邀请国内外有机食品研究、新产品研发等领域知名专家组织有机食品高峰论坛等活动,在有机食品生产领域发出云南声音,促进云南绿色产业发展。(牵头单位:云南国际博览事务局;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州市人民政府)

(七)健全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将目标任务纳入州市年度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机构,实施年度考核奖惩;建立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制度、重大项目专报制度、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督查制度;切实加大绿色食品牌工作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进度、存在问题、实施效果、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督查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按计划推进。(牵头单位:省政府督查室;责任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林业厅、各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