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坐飞机,都只能过年回一次家
在江苏启东打工的7位云南怒江傈僳族老乡,因为买不到回家过年的火车票,每人花了近2000元在邮局买了上海飞昆明的机票。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雾,让他们只能在深夜飞行,天上的风景落了空,也让他们原本以为更快捷的春运之旅被延误11个小时。经过20多个小时的奔波和等待、失落和兴奋,才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飞行之旅。(澎湃新闻网1月31日)
农民工春节回家过年路途艰辛不是新闻,航班延误就更不是新闻了,但外出打工的老乡集体乘飞机回到遥远的家乡过年,是并不常见的事情。而这几位傈僳族老乡乘飞机回家,不仅是咬牙花了高票价,而且“看到机场这么大,都不敢进来”,更因为遇上了飞机延误,身上钱很少又没有经验,对食宿无着茫然无助,在机场地板上凑合了一晚……这样的故事很难不引起关注和热议。
其实,这几年农民工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收入低、见识浅。比如,这次与老乡一起乘飞机回家的女农民工你友生,在江苏的船厂做油漆工,一月工资4000元出头,“男的干重活有5000多元”,可以说比不少大学毕业生都高。但很显然,他们的“高收入”并不稳定,不但坐飞机回家不会是他们的常态选择,甚至“以后通了高铁也还是会坐普通火车”。这次集体坐飞机回家,只是被逼无奈的高消费。而即便这样,你友生的丈夫就因为机票贵,决定不和她一起回家过年,想在过年期间多打些工,赚点钱补贴家用。
我觉得,几位傈僳族老乡坐飞机回家过年,最大的看点还不在于他们被迫选择了高价交通工具。实际上,你友生的弟弟就说了,如果以后买不到火车票,“就算机票再贵也会买,因为一定要回家过年”。对多数农民工而言,“一定要回家过年”几乎是某种宗教般的信念。
农民工为什么不辞辛苦、不惜花掉大把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一定要回家过年”?当然有传统文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却是现实层面的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在外打工可以挣到不少钱,却享受不到正常的劳动休假待遇,通常过年的时候才有假。而且,自己在外地打工,却不能在打工地安家,不但父母在老家,孩子也多在老家当留守儿童。近年来一些专家提出“改变过年回家的观念”,鼓励农民工在务工地就地过年,可辛苦一整年,连老人、孩子都见不上面,过什么年?
几天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这个情况,换句更直白点的话说,就是有大量的农民工常年在城市打工,却不能在工作地落户,不能成为市民。而既然只能是飘萍、候鸟,他们就只能在每年春节的时候,“一定要回家过年”。
记者告诉这些傈僳族老乡一个消息,上海到昆明的高铁预计2016年年底通车,明年春节就能既不用担心买不到普通火车票,也不用为多花几倍的钱买飞机票而发愁了。但高铁即将开通的消息,对一年只能回一次家的农民工来说,或许就像朱自清散文里说的,“热闹是他们的”。何况,谁知道明年自己还在不在上海附近打工呢?明年春节,千千万万回家过年的打工者,其中也必然会有首次或非首次坐飞机的,但在过年以外更长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遥望家的方向。(李清)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