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考察,总书记关心着这些大事

22.01.2020  10:42

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昆明考察调研。巧合的是,5年前的同一天,总书记也是来到了昆明考察调研。这次在昆明,总书记主要去了3个考察点。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足迹,昨日,记者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春购物博览会年货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进行了回访。

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表示

滇池湿地

高原明珠绽光彩  一湖清水还复来

冬日的春城,海鸥翩翩飞舞,在天空划出美丽弧线。滇池畔、河道边,处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的第一个考察点。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滇池保护治理。2008年11月,他在云南调研时就曾考察滇池治污工程,并指出,要推动形成经济发展是政绩、保住青山绿水是更大政绩的科学导向。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也对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

这些年来,昆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滇池保护治理的谆谆教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将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认真谋划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经过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逐步降低,蓝藻水华暴发日期逐年推迟、持续时间逐年减少、发生面积逐年缩小,沿岸逐渐恢复清风拂面、莺啼柳荫的美景,滇池这颗历史悠久的“高原明珠”正逐渐绽放出往日的光彩,实现了“一湖清水还复来”。       

三瓶水

折射滇池保护治理之路

在20日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现场察看了2015年滇池水质指标对应水样、今年1月19日滇池盘龙江入湖口水样和自来水三瓶水样。这也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了2015年。彼时,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滇池水质依然为劣V类。当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云南考察时指出,“滇池本来是云南特别是昆明的一颗明珠,现在反而成了昆明乃至云南的一块伤疤,损失实在太大了。要以重点湖泊、河流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综合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

5年来,昆明市认真谋划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和“三年攻坚”行动,采取控制城市面源和雨季合流污染、治理入湖主干河道及支流沟渠、完善截污治污系统、优化流域健康水循环、提升湿地生态环境等措施,实行水质目标、污染削减目标双考核,逐步完善滇池保护志愿服务常态机制,全面系统性对滇池进行保护治理。

你们看,这瓶2015年滇池水质指标对应的水样,水体呈浅绿色,浑浊度较高;而这瓶今年1月19日滇池盘龙江入湖口的水样,虽然没有自来水水样清澈,但相比2015年滇池水质的水样透明度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藻类含量也有了明显下降,水质已达到Ⅲ类。”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付文指着三瓶水介绍说,通过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Ⅴ类改善为全湖Ⅴ类,摘掉了“劣Ⅴ类”帽子;2018年持续好转为Ⅳ类,成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2019年全湖水质保持Ⅳ类。

生态缸

展现滇池生态之美景

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紧邻盘龙江入湖口,在涵养水源、调节水质、美化环境和恢复湖滨带生态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考察现场摆放着一个模拟滇池生态的生态缸,将滇池美景用“微缩”的形式展现了出来。

生态缸中,一朵漂浮在水面的海菜花刚刚开放,鱼、虾在水中欢快地游弋。“这个生态缸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及昆明动物博物馆、昆明植物所共同设计,展示了滇池最具代表性的三类特有水生生物,分别是海菜花、滇池金线鲃、螺蛳,此外,还有云南光唇鱼、背角无齿蚌、白虾、青虾等滇池土著生物。”付文告诉记者,在滇池遭受严重污染后,这些特有物种几乎都从滇池里消失了。随着滇池治理效果的显现,湖水水质逐渐好转,这些滇池特有的水生生物也相继回归。“它们的出现,可以说是滇池水环境改善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这个生态缸,也是滇池生态系统的一个缩影。

昆明市全面开展实施了滇池治理工程。以后,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水质目标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昆明将强化水资源的调度,特别是水生态的修复,让滇池由此前的‘藻类’型湖泊向‘草类’型湖泊转变,增强湖体的自净功能,持续保持水质的稳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滇池保护好、治理好,还全市人民一湖清水。”付文说。

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又提出新的要求。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个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习近平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要履行好保护的职责。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年货街时表示

年货街

年味浓人气旺  折射昆明人甜蜜好日子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时值腊月廿六,这里正在举办第十四届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视察博览会年货街。货架上,农副产品一应俱全,节日民俗用品年味十足,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摊位前,商家、顾客围拢上来,争相向总书记问好。

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春节前市场供应情况。他表示,从过去物资稀缺到今天物产丰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连年改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展厅外广场上挤满了前来置办年货的群众。看到总书记来了,大家围拢上来,齐声欢呼“习主席好”。习近平总书记同大家亲切握手,向云南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新春祝福,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和气致祥、事业进步,祝愿各族人民安心、顺心、开心,生活越来越好,祝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

祝大家的生活像这些糖一样甜甜蜜蜜

在食品摊位前,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么大的蜜饯冬瓜条真好,看着让人开胃,祝大家的生活像这些糖一样甜甜蜜蜜。

五花八门的国际商品、随风飘动的春联红灯笼、一只只挂在货架上的撒坝火腿、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风干卤鹅、买到五彩泥人喜笑颜开的娃娃、拎着大包小包年货的市民……年味浓、人气旺,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里,凝聚着昆明特色的年货街,折射着昆明人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甜蜜日子。

施飞是官渡区吴井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工作人员,20日这天,他带着8岁的儿子来选购年货,回想起与总书记握手的那一幕,施飞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他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总书记给大家送来了新春祝福,还询问我们‘过年了,家里还缺点什么?’非常亲民和务实。”   

施飞说,地铁、高铁相继开通,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出行;政府还引入了多所优质学校,孩子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生活在昆明,感觉越来越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也与市民周明泽握了手。“我在现场听到总书记向全国各族人民拜年,为国家、为人民祝福,深受感动和鼓舞。我们国家越来越强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周明泽表示,随着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昆明天更蓝了,环滇池湿地公园更多、更漂亮了,入滇河道水更清了。政府还为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比如娃娃三点半放学没人管的难题。

赶着置办年货的市民张芙鸣也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的是太幸福了,见到了带着我们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总书记,还现场聆听到他的新年祝福。我对2020年更期盼了,我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张芙鸣说。

猪肉涨价了,你们的火腿涨价没有?

对很多昆明人来说,年货少不了火腿。在禄劝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习近平总书记询问了火腿的价格、食用方法等。

企业负责人高玉凡说,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民生。当时总书记问:“猪肉涨价了,你们的火腿涨价了吗?”听到虽然肉价上涨了,但火腿没有涨价的回答后,总书记点了点头。还问了火腿的烹饪、食用方法等。

要过年了,高玉凡的摊位前门庭若市,生意十分红火:“平均每天的销售额都在两三万元,不愁卖,除了昆明,我们的撒坝火腿还卖到了上海、北京等地,很火的。”说到这里,高玉凡眉眼间都是掩不住的笑意。高玉凡带动了禄劝县6000多户农户致富奔小康,其中有620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订单式养殖,实现了每户增收2750元。

刺绣如何运用,开发的产品畅销吗?” 

明快的色彩、别致精细的刺绣工艺,昆明难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展位在年货街中十分“打眼”。习近平总书记从摊位前经过时,就被这些极具特色的包包、服饰吸引了目光。

“我向总书记介绍了我们撒尼刺绣的特色,并向他展示了一块传统太阳花绣片,总书记很感兴趣,将绣片接过去仔细地看,对我们这个绣片连连称赞,还问我们这些刺绣如何运用,开发的产品畅销吗?”该公司负责人曹彩梅高兴地说,总书记很关注刺绣工艺里的民族文化内涵。记者李双双  邓磊报道

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时表示

西南联大旧址

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培养时代新人

深冬的昆明,阳光明媚。云南师范大学内联大路两旁的樱花正开得烂漫,蓝天映衬着绿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题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

国难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精华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形成精英荟萃的局面,最后在这里开花结果,又把种子播撒出去,所培养的人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回溯过往不忘西南联大历史

1938年,国家罹难、民族危亡。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与文化命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到昆明办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入口处,竖立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匾额大门。少了一横的“”字,其中大有深意:“”本为打击类乐器,少一横寓意乐器已损坏敲击不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危亡。

习近平总书记就从这里走过,来到西南联大原教室里。这间西南联大原教室建于1939年,屋顶是简陋的铁皮,复原了当年学子们求学的艰辛。

在滇8年,西南联大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鼎立治学,为国育才。为赓续国家民族的文化血脉,梅贻琦、陈省身、吴大猷、吴有训、华罗庚、叶企孙、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一大批名师巨匠汇聚一起,“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在青竹和翠柏掩映中的“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伫立凝望。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在馆长李红英的导览下参观了博物馆。

西南联大旧址占地70余亩,旧址内建有西南联大博物馆、“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共有馆舍面积5732平方米,展厅面积3722平方米,内设3个活动展厅,常设3个基本展览:西南联大历史展、“一二·一”运动历史展、李公朴和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展,是全国有关西南联大及“一二·一”运动历史图片资料最多、最集中的展馆。

总书记对每一块展板、每一张图片都看得认真、问得细致,包括人物的故事、时间的节点。”李红英介绍,当听到为了躲避敌机轰炸、很多西南联大教授都到城郊租房居住这段历史时,总书记还点击观看了关于西南联大名人旧居的视频。总书记嘱托,要把西南联大的精神财富守护好、传承好,讲好西南联大的故事,让更多青年人从中汲取力量。

发挥阵地作用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饶卫介绍,每年新生入学时,云南师范大学通过学唱一首《西南联大校歌》、参观一次西南联大博物馆和“一二·一”运动纪念馆、听一场西南联大主题讲座、参加一次西南联大文化月活动等让学生了解西南联大精神,还通过把西南联大专题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在本科教学中开设“西南联大研究专题”选修课等方式,让西南联大的精神深入学生心中。

西南联大旧址现在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西南联大博物馆坚持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海内外观众90余万人,提供义务讲解3700多场次,开展党员干部现场教学500余场次,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超30万人次,免费发放宣传册10万多册。

20日考察调研时,在西南联大博物馆门口,习近平总书记同云南师范大学教职员工、寒假留校实践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博物馆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并向师生员工们致以新春的问候。

总书记的手很厚实,很温暖。握手的时候,我向他道了一句‘春节好’,总书记微笑着点头示意。”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云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王馨仍然激动不已。

总书记对我们说,很需要我们这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年轻人将西南联大的精神传承下去。”西南联大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孟小龙说,今后,他将继续当好讲解员,为更多的人介绍西南联大,传承好西南联大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做有为时代新人

我认得她。在2015年联合国维和峰会,我曾介绍过她。”来到“红色基因、薪火传承”展板前,李红英还未开口,习近平总书记就认出了展板上云南师范大学杰出校友代表和志虹的照片。

2015年9月,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的习近平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5年前,中国维和女警察和志虹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不幸殉职,留下年仅4岁的幼子和年逾花甲的父母。她曾经写道: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是她生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和志虹是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994级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长期在昆明边防检查站一线工作,后入选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担任我驻海地维和警队联络官,不幸于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殉职。先后获得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勋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没想到,总书记对和志虹记得这么清楚。”饶卫说,虽然和志虹烈士已经英勇牺牲10年了,但她的英雄事迹和铮铮话语依然在母校广为流传,“一根羽毛”的故事成为西南联大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延续和发扬,并鼓励着广大师生汇聚成强有力的羽翼,共同承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

总书记说,一个大学就是要多培养像和志虹这样满怀爱国主义情怀、勇担责任使命的新时代青年。”饶卫介绍,云南师范大学一直把传承西南联大爱国传统和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自己的使命,扎根云岭大地,服务云南跨越式发展,先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数以万计的云师大学子扎根云南边疆,毕生倾情教育事业。

昆明也正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全市干部群众的生活中。去年以来,昆明市以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为中心,精心设计推出10条“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传承红色基因”学习体验线路。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5000余名干部职工、广大群众到革命纪念设施参观学习,聆听革命故事,学习革命精神。同时,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  “国旗法、国歌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主题活动。仅2019年,就组织全市中小学生集中开展祭扫烈士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达110余场次。

参观结束,习近平总书记一行人正要上车离开时,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习近平总书记停下了脚步,听完师生们唱完歌,才登车离开。

云南师范大学的师生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既是期望也是要求:“在新的时代,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把我们个人的事业与国家事业、民族事业紧密交织,只有这样,我们人生才会更加出彩。”(昆明日报 记者陈雯  王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