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生态怒江”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 州长李四明称生态是怒江生存之基、发展之本

06.10.2014  18:43

 

  “生态是怒江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2013年8月1日上午,“美丽云南绿色家园”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怒江”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怒江州委副书记、州长李四明向记者介绍了怒江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将着力把怒江打造成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让怒江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实施生态移民建立立体生态保护模式

  李思明介绍到,怒江州确立了“生态立州”的发展思路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提高到“立州之本”的高度来认识,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科学之路、和谐之路和文明之路。

  为此,怒江州探索建立了“山顶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立体生态保护模式。即对海拔2000米以上山顶生态相对完好区,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采取最严厉的封山保护措施,禁止一切牧、耕、猎、伐等活动,严格保护原始自然生态景观;对海拔2000米至1500米的生态脆弱区,以国家易地安置扶贫和退耕还林为重点,采取移民和退耕等措施,着力恢复生态;对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大力实施经济林果等特色生态产业建设,培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地,并同步开展陡坡地生态治理、防护林建设、绿化美化等生态修复工程。

  实施“四个百万”工程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在尊重生态的前提下的发展,才是解决怒江一切问题的关键。”李四明介绍到,怒江实施了百万亩林果基地、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百万株庭院经济林、百万头商品畜基地等“四个百万”工程建设。

  同时,探索建立峡谷山区“混农林业发展模式”,即在经济林木下种植蔬菜、中药材、牧草和养殖畜禽,走出了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两全共进”的路子。

  2012年,怒江州林业总产值实现5.97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6%。

  实施全民大行动营造舒适人居环境

  2010到2012年,怒江州先后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全民大行动等系列活动,累计营造林300余万亩,义务植树1200万株,增加了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在全州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查处环境违法企业,突出抓好重点污染源治理,着力营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在政策措施保障方面,怒江州首创了向村委会派驻生态特派员的政策,设立生态建设奖励基金,制定村规民约,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全州累计兑现补偿资金5042万元,初步形成了公共财政支撑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成绩: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列全省第一

  “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和努力,怒江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李四明介绍到,目前,怒江州森林面积由1496多万亩增加到160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8%提高到72.96%,森林蓄积量由1.52亿立方米增加到1.66亿立方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明显增加,发现了灵长类新物种“怒江金丝猴”。

  经评估,怒江州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1123.58亿元,约占全省1/10,位于全省前列。在云南省环保厅编制的《云南省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中,怒江州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以93.39分位列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