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团队里真有咱云南人?对话李栋

13.10.2014  20:22

10月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中)宣布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新华社发(石天晟摄)

埃里克·贝齐格

    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13日电(邱丽芳)10月8日,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以及一名德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公布季里,这样的新闻太平常。眼光即刻转向下一条新闻。

    这次可真是错了!

    据云南本土媒体报道: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其中一位得奖者,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团队里有一个云南小伙儿李栋。

    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他在团队里做了什么?对这次获诺贝尔奖的项目有什么贡献?这个彝族小伙儿是怎样从彩云之南走到诺贝尔奖的获奖团队中?

    寻找李栋异常艰难,但是无数的疑问一直闪现,让记者无法放弃。可此时此刻,记者拿到一份李栋发给同学的声明。

    声明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他的导师Eric Betzig这次获奖的课题他没有参与,但是导师的独到见解对他影响至深。在声明的最后,李栋说,如果有记者想通过他的同学联系采访,请同学帮他婉拒。

    究竟这是一个什么样美丽的误会?

     工人要上好班,学生要读好书

    李栋出生于1983年12月,家乡是闻名中外的“锡都”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父母都是云锡矿业的职工。

    李栋最近一次回家是2013年春节,只在了短短四天。李栋的父亲李德春说:“他回家我们很激动,但是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他又要离开了。”虽说时时通过电脑视频联系见面,但是远隔万里与近在咫尺大不一样。

    说起小时候的李栋,李德春一直感慨李栋的懂事。当时夫妻俩工作都忙,没时间时时刻刻照看孩子。爱好篮球、足球的李栋,活泼好动,最多的衣服就是运动衣,但是放学回来,他总会坚持先写作业再去玩。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会把要求背诵的课文先背一遍给我们听,然后自己默写一遍。”李德春说。成绩好让李德春欣慰,拒绝请老师补课,则让李德春感动。李栋对父亲说,老师说的都能听懂,他会自己好好学习,让父亲不要浪费钱。

    李德春说,李栋小时候就会和他说工人就要好好上班,学生就要好好上学,做好自己的本份,踏踏实实做人就可以了。

    在个旧一中上学的6年,李栋开始住校的生活。

    百年老校的个旧一中,是一所建在山坡上的学校,从大门口到教室,是数百级的台阶,在台阶中部的石墙上,写着四个大字:为国储才。

    如今,学校高中部在校生有3300人,一线教师150余人。林校长自豪的说:“我们个旧一中走出去的学生有自己的特点,综合能力强,有较大的发展潜质。”在林耀松校长眼中个旧一中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和她的老师是爱的教育者和传承者。

    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之间不再是“你说我听”的关系,而变成一种引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按照自己的兴趣加入社团、参加喜爱的体育运动等等。

    李栋的初中班主任邢万泉,1996年刚刚大学毕业到个旧一中工作,李栋那个班是他教师生涯带的第一个班。邢万泉说:“那时,我们关系就很好,尤其李栋他们是住校的。毕业那么多年,我和这个班的同学都还有很多联系,包括李栋。只是李栋上大学,加上后来又出国,我们见面少了,但是一直都通过网络有联系。

    在邢万泉的印象中,初中时的李栋成绩不是最突出的,基本都稳定在前十名,但是他爱看书,经常泡图书馆,人很踏实。

    个旧市属于红河州,红河州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过桥米线的发源地:蒙自。这碗闻名海内外的过桥米线背后,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妻子支持丈夫潜心读书、求取功名的动人故事。

    在云南省16个市州里,红河的经济发展排在第4位,但教育发展水平却在第15位左右徘徊。虽然有个旧一中这样的百年老校,但毕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13年11月,红河州“金秋计划”正式出台。红河州教育局邹进局长说:“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只有教育水平提高了,经济条件变好了,优质的教师和学生就会出现回流,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个旧一中“三毛”老师的“关门弟子

    李栋的高中班主任杨章鼎老师已经退休多年,目前居住在昆明,不过依然用着个旧的手机号码。

    对这个已经毕业12年,也12年没见面的学生,杨老师介绍,李栋的勤学好问有时让他很无奈又很佩服。高中时,李栋对数理化尤其感兴趣。杨老师说,“他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还问砂锅在哪里的学生?特别肯钻研,遇到不懂的就问老师,如果老师不能说服他,就会和老师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