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遇上“糟心事” 支招教你不吃“闷头亏”
现在,团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不管是外出与朋友聚会、唱歌,还是自己理发、美甲,都习惯用手机或是电脑团购优惠券。然而,消费者在享受团购带来实惠的同时,遇到的“糟心”事儿还真不少。对此,有商家表示,团购目的在于聚集人气,服务、菜品等有所“折扣”在所难免;团购网站则称,有些情况是由于工作人员沟通不畅,导致团购信息没能及时更新和撤换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面对团购给自己带来的不便,消费者应当如何应对呢?是自认倒霉“吃闷亏”?还是联系相关监管部门甚至诉诸法律呢?针对不同的情形,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郭馥菡律师为市民提供了不同的解决办法。郭馥菡表示,团购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很多,由于团购商品往往标的较小,维权成本相对较高,不少消费者不愿意为此投入过多精力。另外,纠纷发生时,由于很多消费者未注意对相关证据进行保存,这使得维权进一步增加了难度。在她看来,我国的团购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只有消费者积极维权,反映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推动立法、司法、行政部门有的放矢,逐步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案例一
价钱是低了 服务也打折
团购App上的套餐优惠让大家直叹“划算”,但不少市民却发现,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商家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却大打折扣。
市民王先生和朋友在餐馆使用团购优惠券用餐时便遇到了让他“窝火”的事。王先生告诉记者,前几日,他花费139元在网上团购了一个原价为239元的两人优惠套餐。到餐馆后,除了团购里的餐品,他和朋友又额外点了两道菜,谁知20多分钟过去了,迟迟不见新菜上桌。王先生找来服务员询问,却被告知“再去催一下”。之后,王先生与朋友又等了10多分钟,仍不见菜的踪影。“气不过”的王先生走到了收银台要求结账,并表明“新加的两道菜不要了”。这一闹,王先生才知道,服务员根本没有给他下单。王先生生气地说,“团购是便宜了,但服务质量不能降呀,这样的态度以后谁会去?” 而商家的回应却是,本来团购就是让消费者占了便宜,根本赚不到钱,消费者不应该“要求”太多。
律师支招:
团购是一种商家的促销手段,商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对团购参与者给予跟普通消费者不一样的优惠政策,所以团购商品和服务往往价位更加低廉、打折促销力度更大。王先生虽然是通过团购优惠券进行消费,但其身份同样属于消费者,理应得到与其他消费者同等的待遇,商家因消费者使用团购优惠券而对其进行区别对待的行为于法无据。
对此,消费者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或者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