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全国春运预计发送旅客29.1亿人次
疆女士(左二)和朋友带着各自的女儿,准备利用年假去尼泊尔旅游。昆明是她们的转机地点 记者郎晓伟/摄
2016年的春运今天开始了。
2016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29.1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3.6%,堪称“史上最大规模人类迁徙”。
今天起,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亿万分之一,都将乘坐火车、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从远方回到故乡。他们提着年货,揣着红包,虽身在路上,也同时跋涉在2015年的记忆当中。
2015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公共记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代的复杂前所未有,我们正面临改革与转型,其间的痛苦前所未有。可伟大的幸福,正是战胜巨大痛苦所产生的崇高感。
从今天开始,每一辆列车、每一架飞机,除了满载年货,还承载着过去一年的改变与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当然,还有那些准备战胜痛苦的人们。
1月23日上午,昆明火车站安检处还未排起长队。在提着大包小包候车的人中,已有人提前返乡。
距离安检口不远处,程思奎站在隔离墩后面,一只手搭在行李上。他在等另外两个老乡,打算乘中午12点多的那趟火车返回重庆老家。
程思奎的行李包里只有几件日常穿的衣服,他没打算带其他东西回家。返乡时,他还没领到全部的工资。“去年,我快到除夕了才回家。”程思奎说,最近工地停工了,找不到活干,他只能提前回去。
被拖欠工资的人不止程思奎一个。刘实蹲在空地上看着行李,同乡在一旁的自动售票机上买票。刘实身上揣着2000元过节费,这是他一年的全部积蓄,他已经一年没回山西老家了。去年,他在呈贡做过8个月建筑工,年末两个月又去玉溪的一个公司帮忙做饭,据他自己算,一年挣了3万多元。但除了提前支取的3000元烟酒钱,他至今没有领到工资。不过,他相信能够按期发放——公司通知,2月5日那天,会把一年的工资足额打进他的银行卡里。
过去的一年,建筑行业的情况不容乐观。
23日晚,沈浩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前一晚,他跟随公司领导从昆明出发前往大理宾川,去佛教圣地鸡足山“朝圣”。这几乎成了公司固定的“祈福”仪式,每年的春节前进行。
从过去一年沈浩所在公司的发展来看,“祈福”很有必要。“2014年以后,一年就几个项目,不仅利润低,还都要跟着甲方企业往国外跑,去缅甸什么的。”
沈浩在省内的一家知名国有控股建筑企业,是项目经理。往年丰厚的过节费和慰问品,还有年末的全勤奖,今年全都没了。他还听说,今年公司要实行考核,要裁掉25个人。
沈浩入行6年,在他印象中,属2014、2015这两年的动荡最厉害,“2015年最糟”。春节临近,他打算把小孩子们的红包份额减一减,降到600元。之前,他一般包1000元或800元。现在,他在考虑过完年之后是否继续待在这里,或是自己单干。
23岁的刘晗是昆明一家国有控股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去年春节,她给父亲买了一件毛衣,天冷时父亲穿上,还在一家四口的微信群里晒出照片,告诉她“毛衣我穿了,很暖和”。
但是,今年的年终奖却迟迟未发,刘晗按捺不住,问经理,还发年终奖么?经理的回答很含糊,听起来像是要发,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发。最近几个月,工资被拖欠,还连续加班,刘晗听到了公司里的怨声载道。
尽管去年收入有限,刘晗仍想买东西带回家。虽然父母说“不用带什么,回来就好”,可前几天,她还是网购了一件外套准备带给父亲。再过几天,她打算买一个暖手宝给母亲,她记得母亲提到过热水袋坏了。
刘晗想过辞职,但又不舍丢弃国企的饭碗。她担心经济不景气,“再换一份工作,也不一定能旱涝保收”。何况,最近股市一直跌,她亏了7000多元。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