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赠是新生的纪念
2016年的太阳照常升起。新旧更替,生死轮回,是无常也是常。新的一年不仅有欢笑幸福,也有不为人们意志转移的泪水悲伤。然而以何种心情,何种行动看待这无情时间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2016年的第一天,一个新的起点。45岁的罗远仙逝了。他的生命终结在新的一年,但终结也是新生。罗远捐献出的眼角膜令两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还有4个人因他而重获新生。
罗远捐出了自己的身体器官,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在世界上前行,温暖着六个人的生命,乃至整个社会。他以及更多的遗体器官捐献者的人性光芒,将永远闪耀在那些因他们而生存的鲜活生命身上。
遗体捐献者和器官捐献者在生命终结时,用这种方式为自己谢幕,用躯体架起了通往医学殿堂的桥梁,无言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最后的奉献,可以算作生命的英雄。
然而在中国,遗体器官捐献事业至今仍未被完全接受。捐献者和捐献事业始终站在新风和旧俗的风口浪尖。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规训,将死者遗体视为神圣的崇高存在,器官捐献因此被曲解。多年来在主流媒体、医院的种种牵引下,传统的声音才稍稍隐匿,然而舆论动向仍然可能出现反复。有的反对者不能直接诋毁,也想办法在其程序、执行方式等方面进行质疑。其所持的理由不外乎逝者为大,不可惊扰了逝者。
事实上,捐献者将遗体捐献,实际也是对身体的最高礼赞,对身体的最大程度尊重。如若不从习俗角度,而单纯从医学角度讲,遗体的价值再塑,才是对人类的贡献。尽管可能对死者悲伤的家属来说,医学角度的遗体处置“冷酷”,但对于被拯救的生命来说,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实际上遗体可救他人于垂危边缘,即使按照传统习俗里的因果报应,也当是巨大的福报。
我们也看到,在遗体器官捐献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知名度高的群体中,捐献者比例其实较低,而恰恰是贫寒子弟、家庭,却有着高风亮节。这依然说明,在主张遗体器官捐献的道路上,我们依然十分艰难。这里的原因有不理解,还有不信任。它也是公共医疗信任危机的表现之一。由于对公共部门缺乏普遍信任,担忧器官的使用,一些人们在狐疑之下采取保守手段。
更多恰如其分的宣传,更多的移风易俗,以及更公开的遗体器官捐赠程序,有助于打消公众疑虑。无数的人正等待2016年里重获新生或重获光明,而我们也有机会让逝者以一种更崇高的方式被人们纪念。
让我们一起迎接2016年。希望这一年的世界是可以彼此信任的世界,可以为他人奉献的世界,是一个重新理解生命价值的世界。(梁兼)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