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唯一科举状元纪念园落户昙华寺

24.12.2014  10:43

  袁嘉谷雕像在昙华寺揭幕。

    袁嘉谷是云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科举状元,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一位从旧科举制度状元,转变为现代高等学府教授的文化名人。1937年逝世后,袁嘉谷被后人葬于昆明市昙华寺公园范围内。为建设后世怀缅圣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清朝经济特科状元的文化作品、思想,也为了昙华寺“名花、名人、名园”文化添彩,昨天上午,缅怀袁嘉谷逝世77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昙华寺公园举行。同时,袁嘉谷纪念园项目也将正式启动。

    现状:故居、状元楼早面目全非

    “他走上考科举这条路,并不是想当官,而是想传播知识,宣扬中国历史文化。”昨天上午,在昙华寺公园举行的袁嘉谷逝世77周年纪念活动上,袁嘉谷的曾孙袁东说,位于翠湖北路5号的袁嘉谷故居而今已经被改建成了餐馆,原拓东路桂林桥的“状元楼”也遭到了拆除。作为袁嘉谷的后人,云南大学退休教师袁东称,曾爷爷弥补了云南在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中的“状元”空白,同时还是云南私立东陆大学(即今云南大学前身)成立之初应聘担任的首位国文教授,不仅不收聘金还捐款千元作为办学资金,为云南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在云南却找不到一处纪念他的地方,不仅令后人痛心,也是云南文化界的一大遗憾。

    袁嘉谷是红河石屏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了经济特科状元,他还是中国教育史上负责编写中小学教科书的第一人,至今通用的“星期”、“乐歌”等名词,还是当时由袁嘉谷新订的。“在我小时候,父亲会要求我们背诵古诗,背得多的就有奖励,他很注重对我们的国学教育。”袁嘉谷的小女儿袁玉芬说,找不到父亲的墓地和尸骨,有一处纪念园也算了了一大家人的心事。

    规划:纪念园结合最新科技展现“”事

    “家里老人传下来说,袁老生前尤其爱昙华寺秀丽风光,昙华寺位于金马山麓瑞应峰,也是昆明难得的灵秀之地,选择入土昙华寺,是袁老生前的选择。”袁东介绍说,将袁嘉谷纪念园选在昙华寺公园有多种因素。在公园内,还留着一副“三竺我归来,片石犹留山外寺;六尘人悟否,夕阳空映水中花”的楹联,这是袁嘉谷在游历昙华寺后以景寄情,抒写的人生感悟。而昙华寺公园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造袁嘉谷纪念园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袁嘉谷先生的生平,并侧面展示丰富的状元文化。

    目前,昆明市发改委正式批复昙华寺公园袁嘉谷纪念园工程立项,“和以往单纯展示的纪念园不同,袁嘉谷纪念园将结合最新科技,通过幻影成像的方式为游客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视觉盛宴。在游览中,市民可以通过更生动的方式了解到关于袁嘉谷和状元文化的人文历史背景和故事。”昙华寺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袁嘉谷纪念园展览区,以富有古典建筑风格的陈列厅为主。陈列厅计划采用空气成像、大屏幕拼接、电子沙盘、展板仿真材料复制、模具缩放、碑石镌刻、图文解说及实物资料等多种高科技再现和实物展示形式构成。力求反映袁嘉谷的生平、学术成就、典故轶事等。纪念园大厅由袁嘉谷生平事迹介绍、袁嘉谷作品展、袁嘉谷故居风貌展等构成。

    档案

    袁嘉谷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是云南文化名人。云南独一无二的状元。袁嘉谷的字,自创一体,世称“袁家书”。从封建王朝的状元,做到现代高校的教授,古今唯一人,天下亦唯一人。(记者 李婧)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