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鹏观察)练就抗震“金钟罩”,让农房先来!

29.01.2015  14:43

    新华网云南频道1月29日电(记者 吉哲鹏)在今年云南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疾呼加强抗震减灾能力建设。云南省代省长陈豪在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时,也专门说到“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等灾害防御能力”。

  仅在去年,云南盈江、鲁甸、景谷先后发生6级以上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记者也曾参加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报道,目睹地震创伤之痛和损失之巨。深感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刻不容缓。对于加强灾害防御能力建设,练就抗震减灾“金钟罩”,记者只想说:让农房先来!

  多年来,灾害多发的云南投入巨资,重点防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平心而论,防灾减灾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彝良地震、永善地震到鲁甸地震,孱弱的农房有着太多惨痛教训。

  在鲁甸地震中,地震中倒塌的大多数房屋是土坯房,这种夯土垒起、搭上木梁的住所,抗震能力极弱。尽管平时可遮风挡雨,地震时往往却成了村民“夺命房”。而实施了抗震安居房建设、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房屋成为“生命的庇护所”。

  农房抗震能力弱这并非鲁甸一地的困境。住建部门的数据显示,仅“十五”期间云南境内发生5.0级以上破坏地震18次,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就是农村民房,约占灾损总量的80%以上,这种情况近年来一直持续。

  云南约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是中国地震最多、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无灾不成年”。除了农房自身,地震对地质灾害产生触发作用,造成的人员伤亡也不小。

  在鲁甸6.5级地震引发的甘家寨特大型滑坡中,多个鲜活的生命被吞噬。换句话说,在地震断裂带,但即便富裕了,房子盖好了,把房子用厚钢板来焊接,但也不意味着能脱离危险,整村被埋的情况仍然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也是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敌。

  但并非所有农房都“弱不禁震”。总的来看,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农房、抗震安居房等基本经受住地震考验,成了群众的“保命房”。过去十余年,云南省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高了300多万户农房抗震设防水平,受益人口达1300万人。

  但应当看到,全省仍然有220余万户农房存在基本“不设防”状态,且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农户仅靠基本补助无法建盖具有抗震性能的住房。这凸显出当前防灾减灾体系的“农房短板”。

  防震减灾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只有补齐这块“农房短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屡屡成为“重灾区”的被动局面。加强农村民房抗震设防管理,分散农村民房地震风险,给农房穿上抗震“金钟罩”,是农民群众的普遍心愿。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鲁甸听取当地干部关于灾区恢复重建情况介绍时强调,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对此,应抓住当前防震减灾意识深入人心、农房建设进展加快等有利时机,推动云南乃至我国农房抗震进入历史新阶段。

  很多专家、基层干部、农民群众还托记者呼吁,我国农房抗震风险日趋严峻,希望国家痛下决心,将农房安全提升至与城市建筑同等地位,将农房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新型实用材料、技术研发和应用纳入专项,降低农村抗震房建设成本,加强工程示范和推广,方能扭转农村抗震设防能力低的局面。

  还要提醒的是,当前我国巨灾风险保险覆盖地区少,赔付比例低,而过度依赖行政资源的“输血式”救灾模式难以“包打天下”。除了把农房建好、建的符合标准,还要下决心推广地震多发区涉震农房险,用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给农房“兜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