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响 昆明米市场狭小

12.10.2015  12:32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粮问题越来越显得“不太重要”。丰富多彩的食物大盘小碟摆上桌,却总少不了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如此饮食是昆明市民最普遍的生活习惯。然而,最近记者走访了市民家庭、餐馆酒店和粮油商场发现,昆明米已然难觅踪影,就连号称“滇中粮仓”的宜良、农业大县的寻甸、禄劝都“一米难求”。昆明米哪儿去了?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象:昆明米不见踪迹

  在昆明的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粮油销售区货架上都堆放着各种大米,袋装、散装,大包、小袋应有尽有。然而,占据主导地位的都是东北系列米,其次便是进口米,而昆明米却无踪无影。“为何没有昆明米销售?”对此工作人员的解释是,昆明就没有好米,也没有人愿意买。

  随后,记者来到了篆新农贸市场,对昆明米的售卖情况进行了解,遗憾的是偌大的市场众多的店面,也没有看到昆明米销售。店家徐女士直言:“以前新米上市时,店里还会进一些,宜良和富民的米都有,但不好卖,这两年大家都只买东北米了,很受欢迎。”在昆明各县区,大多数的农贸市场也找不到本地米,大量充斥的是东北米,量大品种多。

  而对宜良和寻甸等10位当地市民的随机采访发现,能够说上本地米产地和品名的只有两至三人,昆明米的概念已经渐去渐远。

   原因:农民纷纷“弃粮

  说起昆明米不得不提的便是被誉为“滇中粮仓”的宜良。宜良曾以肥沃的土壤、丰产的香稻傲世。本地人吃本地米,昆明人吃宜良米,外地人买宜良米的现象极为普遍。然而,如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滇中粮仓”的昔日辉煌不知何时起渐渐“褪色”,也陷入少米之困。

  宜良耿家营乡,110亩的稻田里,瑟瑟的秋风和着斜斜细雨,将串串低垂的谷粒打湿,虽然透着浓浓的绿,但丰收在望。宜良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袁川介绍,今年,宜良全县计划种植水稻7万亩。这数据掩饰不住的是一种“尴尬”,宜良水稻种植最多时曾达到17万亩,2000年种植面积下滑到12.5万亩,之后减势继续,2001年近9万亩,如今已经跌至7万亩的概数。

   是什么让水稻种植面积不断退减?

  2010年,宜良花卉苗木产业蓬勃兴起,全县23万亩的耕地,10万亩被流转出来,租地栽花种菜成为时兴。如潮的攻势直指坝区、农田和耕地,一场“粮林之争”既成事实,无可避免。“百姓看到的是种苗木的利好,种稻子再好也突破不了每公斤10元,优质米每亩的收入也就1600元左右。而土地转包出来,坝区租金高达每亩3000元。再加上通过流转可以打工,变身产业工人,领取工资。照此计算收入与自种粮食相比,优势很大,农民难经‘诱惑’。”宜良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坦言。

  经过比较效益的分析,农民纷纷作出弃粮之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加收入。滇中粮仓的稻米种植面积渐渐萎缩有了合理解释。”袁川认为,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看似随意,但有章可循,也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如今,昆明各县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也在不同程度地减少,寻甸、禄劝和富民亦是如此。这里边有众多因素,如城市化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百姓自主选择、追求更多效益等等。

   分析:外地米口感完胜

  “昆明人吃不上昆明米,这是一种遗憾,也带有几分尴尬。但这也是物竞天择的过程。”市民杨勐认为,昆明米越来越少不仅仅是因为种植面积的单方面因素,更多的还是东北米等外地米更优更猛的“入侵”结果。

  东北黑土肥沃,热量高、营养元素丰富,使得稻米喷香,口感远超本地米,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律,市民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购买更好的米,自然成了合理之选,只要是好米就快到碗里来。通过市场调查不难发现,东北米如今的品牌众多,仅稻花香就有好几个产地和名牌。而昆明米,众所周知的品牌说不上来,富民东村米、宜良滇粮米等都是相对出名的品牌,即便如此,仍然难以做到家喻户晓,趋之若鹜。

  据滇中粮贸公司负责人介绍,自主品牌滇粮、昆粮、宜鹤米虽然都产自宜良,但每年的产量不多,停留在小范围的销售上,口感等仍和东北米有差距,求之者寡。(记者 杨雪煌报道)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