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隐身”不能只是表面遁形

20.11.2014  16:35

    经的央视广告大户,也要“隐身”,这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处于低谷,另一方面则担心锋芒太露。“今年相比往年,我们的投放费用已有所下滑,但幅度不算大,没有去年大,相信行业整体都在下滑。”国内一家酒企的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但央视广告的地位仍很重要,对提振经销商的信心有作用,所以我们坚持投了。”(11月19日 《第一财经日报》)

    酒香也怕巷子深,基于这个原因,如何“吆喝”也成为了一门学问。于是,借助于央视这棵“大树”,酒企必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阴凉”,做大做强白酒蛋糕自然水到渠成。问题是,如今的酒企略显“低调”,与往年的“高调”亮相颇有不同,但酒企表面上的遁形,并不意味着酒产品真正放下了架子。

    其实,根据商务部的规定,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和溯源制;向未成年人售酒者,处2000元以下罚款。但是,在这样明晰的规定面前,又有几分可操作性呢?一方面,类似的规定屡屡被重申,依赖罚单的规格升级,并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另一方面,酒类广告铺天盖地,不管是央视这种高大上的平台,还是网络、纸媒等平台,都弥漫着“一醉方休”的气氛。

    可以说,当前名酒在央视“低调”,并不意味着丢掉了央视这个广告平台,而是转为内部的签约认购。当然,原因无非在于,一方面在中央狠刹吃喝风的当下,名酒销售遇冷。另一方面,则是名酒转变了营销思路,由表面的激战转为暗地角逐。但是,不管怎么说,名酒集体噤声,从侧面反映出了酒类市场的真实一幕。

    事实上,在中国特有的“酒情”面前,对于酒类产品的需求,并不可能减少。人情社会,不管是官场,还是普通人的小聚,推杯换盏下的感情交流,依然成为社会通行法则。即便,在中央禁令面前,依然有某些领导干部铤而走险,对于名酒垂涎三尺。但只不过,这种需求显现的比较低调,其实这也正契合了当前某些名酒不愿在央视过分“高调”的现实。

    如此之下,这其实给酒类行业提了个醒,专注于做高端白酒,妄图以公款拉动销售量,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高端名酒销售大不如以前,这就需要酒类行业及时转变思维,在低端酒上下番功夫。如果,只不过是表面上保持低调,而依然走高端路线,还是无法打开酒类产品的营销之门。

    说到底,名酒产品早晚会在官场怯魅,缺少了公款的支撑,名酒在央视低调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基于此,名酒企业不妨以此为契机,转变经营发展思路,多向大众品牌靠拢下,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