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行居住证"含金量"加大 福利需落实

06.12.2014  01:09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将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从2002年申办上海市居住证符合申办条件可排队落户起,居住证已走过11个年头。随着越来越多城市的推行,这一源于地方管理的智慧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专家认为,推行居住证的关键还是在于配套福利的落实,才能实现流动人口与居住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各地推行居住证“含金量”加大

    近年来,上海、浙江、广州、北京等城市,已先后对外来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取代此前实行的暂住证制度。各地推行的居住证“含金量”在不断加大,如广东推出的居住证可享受的权益和优惠达20多项。

    2009年,上海市政府公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实施细则》,规定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累计满7年可申请上海市户口。

    2009年,广东也开始探索外来工积分入户政策。截止2012年11月底,广东省已发放居住证4150万张,除入户、子女入学外,各地推出凭居住证可享受权益和优惠20多项。

    据了解,广东省居住证8项拓展功能试点已获得成效,以后乘公交、转账、购物、电话充值、门禁识别都可以一证实现。

    对此,广东省公安厅户政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居住证的功能拓展已在广州、中山、佛山、东莞等城市推广,计划明年上半年在全省全面推广。

    安徽省在今年3月施行居住证的新政中规定,流动人口子女在义务教育上享有与居住地儿童少年同等权利、可凭居住证申请保障性住房、就医时同等享受基本药物零差率等惠民待遇。

    2009年,北京市开始探索实施居住证制度,但并无实质性进展。不过,北京也在尝试将政策向流动人口倾斜。2011年,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规定公租房的供应对象包括“外省市来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

    今年4月,在北京市委常委会重点推进的26项改革任务,备受关注的居住证制度将于今年启动实施。

    专家:居住证附带福利需落实

    虽然各城市在推广居住证制度,但是起步时间不同,申领条件、办理要求都各不相同。

    像较早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广州、上海都曾被指配套政策不完善,证件办理程序繁琐。浙江在发布《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中,对申请人提出必须是“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也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据《广州日报》报道,在广州工作超过10年的一位市民往办证点跑了12趟,最终因各种原因还是没有办成而放弃办证打算。

    有媒体指出,上海推行居住证制度服务内涵不足,应用范围有限,人户分离严重。而人户分离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户籍政策与社会福利挂钩,而中心城区的教育、医疗优势明显,大量人口在动迁或改善居住条件后流出中心城区时,不愿将户口迁离中心城区,使人口管理和户籍管理脱节,形成户籍地和实际居住地“两难管,两不管”的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行居住证制度核心在于落实居住证所附带的福利,这要求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居住证制度时做到,

    毛寿龙说,要把以前的相关政策进行合理清理,扫除居住证制度推行过程中不必要的障碍,为居住证制度的全面推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此外,要完善居住证制度的相关管理机构,提高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使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做到“一证在手”享受与现居住地居民同等待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