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消费者协会2015年第12号消费提示

25.08.2016  19:40

 

购买儿童玩具消费提示

亲子教育永远是家长们热议的话题。父母在为宝贝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家居生活空间中,儿童玩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云南省消费者协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以下消费提示:

一、购买产品标识清晰的玩具。在选购玩具时一定要在玩具的外包装或标签上确认以下内容,若内容不明确或没有以下标识,请不要轻易选择: 1、产品名称;2、厂名、厂址及联系方式;3、适用的年龄范围;4、安全警示(警示标志/警示说明);5、含有填充物的成分及材质;6、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等。

另外,家中若有三岁以下的小朋友,应将含有小附件(如小粒积木、组合超人零件等)的玩具收藏起来,不要让婴幼儿任意把玩,以免误食而造成窒息危险。

二、辨认质量状况,确保玩具安全可靠。家长在辨认玩具质量好坏时,应从“看、摸、试、听、闻”五个方面入手,对玩具进行初步的判断。

1、眼看。看一看产品标识(合格证、产品标准、适用年龄、厂名厂址等) 是否齐全;安全警示(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是否明确;玩具是否清洁,表面质量可否接受;有无产品安全质量认证标志等。

2、手摸。摸一摸硬质玩具上有无可能刺伤、划伤儿童皮肤的,危险锐利的尖端和边缘,注意玩具的做工和表面是否光滑;摸一摸有填充物玩具(如毛绒布制玩具等)的填充物手感是否均匀、滑爽,有无异物、硬物感等。

3、拉试。3岁及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应拉一拉可能被儿童吞入的小零件(如毛绒布制玩具的眼睛、鼻子、小纽扣等) 是否结实;晃一晃玩具,看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牢固,会不会掉下来;试一下玩具各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等是否会挟伤儿童的手指,手指可以触摸到的传动机构是否有对儿童造成挟伤、割伤的危险;有填充物的玩具可对着光亮处用手拍打,看尘埃是否飞起;玩具上的绳索是否会缠绕,或与玩具形成可能套住儿童脖子的活套、固定的环等;用来串珠子和其他玩具的绳子要结实,以免绳子断了,宝宝将珠子和其他小东西吞入口中。

4、耳听。挑选发声玩具时,要听一下儿童玩具声音是否适中、悦耳,以免过大的声音对儿童听力造成不良影响。

5、鼻闻。对于涂有油漆的玩具,要看一下它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证,使用的油漆是否达到了安全无毒的标准,可以仔细闻嗅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注意选购这类玩具时,最好尽量购买不易掉漆的。

三、兼顾节俭性原则。玩具功能的发挥主要在于玩具本身要适合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并不是价格越高,功能就越突出,孩子就越喜欢,实际上,玩具的价格越高,其“自动化”的程度往往也越高,“功能”也越多,容易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其复杂的功能和花哨的外观设计上,反而不利于发挥玩具的益智作用,有的玩具简单便宜又实用,既有利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开发孩子智力,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节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