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述印象 台湾艺术家展示“不一样的云南”

20.11.2016  18:40

云南网讯(通讯员 习梅英) “印象·真情”——两个台湾艺术家眼中的云南作品展暨艺术创作研讨会19日在昆明开幕,展期至本月23日。于湧、蔡振源两位台湾艺术家把云南当作第二故乡,为此次展览精心准备了陶木、木石、水彩、油画作品50件,呈现了一个独特视野下的艺术云南,受到观众及专家的广泛赞誉,认为他们的作品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云南,从寻常中发现了艺术生命。

印象·真情”活动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云南省文投集团、昆明经开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指导,云南绿雪斋艺术馆具体承办,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智默堂茶事馆、云南雷鹰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网上电视台旅游文化频道、云南戏泥文化传播公司等机构协办。

出席展览开幕式及研讨会的领导、嘉宾及专家有: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巡视员周有亮,云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黄尧,云南省文投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劲松,昆明市经开区文创办张秋,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宣传处处长林飞,著名画家姚中华,云南画院一级美术师李秀,云南著名画家陈饶光, 云南省美协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陈流, 云南省高级法院副院长田成有,云南文化名人殷晓俊,中国网上电视台旅游文化频道总监赵海钦,天缘艺术馆馆长、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会长刘伟,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秦桂珍,云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李春雨等。

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姚中华: 于湧的作品非常融入乡土,而且他能够把视点集中到身边的民族民间一些普通器物上发现美,并且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组合成为一个新的作品,这个很不容易。

黄尧: 蔡振源对于山水、对自然的色彩是用一种相当大的力量去融合它,这种力量已经超出山水本身的力量。他的水彩画动力充沛,画框是装不住的,小景画大画。于湧把残陶未终止的生命还原出来,让人们记住,艺术效果非常好。

李秀: 于湧利用木头常年泡在水里头很自然的质地,创作成精致的艺术品,看了挺感动,耳目一新。常年看到的所谓的一些木雕作品,都不能叫艺术品,而只是市场的需要。那些东西,现有的基础上加点东西,搞成人工的雕琢在里面,反而破坏了它原生态的一种美感。今天看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是真正的艺术,真东西特别能打动人。

陈饶光:

蔡振源画的是云南,像云南吗?每个人眼睛里面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每个人心里面的世界都是真实的。我们现在大量的艺术家是拿别人的眼睛来看我们自己的东西,区别就在这里。蔡先生、于湧先生所追求的东西,是回归艺术本来真正的本真。

刘伟: 于湧的创作把木头给唤醒了。而蔡振源的诗里面有画,画里面有诗。他的画里面不仅仅是有色有彩,有形有水,有情有魂。可以从他的任何一幅画里,能够看到他心脏在跳动,他是用情用命、用对云南这种执着的热爱,通过他的画笔去表现云南的爱。他的每一副画没有刻意表现他的线条,是随意的抛洒,但画是五色缤纷的,画是变化无穷的,每次看到都会觉得是心灵的洗涤,一种生命的提升。这几年,我接触台湾的艺术家也不少,有摄影家、史学家、音乐舞蹈家,有书画家、企业家、收藏家,但像于湧老师和蔡振源老师能够扎根云南,把云南作为自己生命艺术的一个创作基地、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十分令人敬佩。

于湧: 作品只是想表达我的一些想法。

蔡振源: 其实艺术创作其实它很简单、很单纯,单纯到你只是想证明你曾经活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连证明自己活着的勇气都不敢有,那你别的就不用说了。我们必须用我们的作品跟我们的灵魂证明我们曾经活着。我来云南,因为我感到温暖,如果你感到温暖,你就应该拥抱它,而且热烈的拥抱它。你看到美好的事物,如果你不打开心灵,不张开双臂,那你别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