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印记:滇西古道上 九关十八铺

21.01.2015  05:31

云南古代的陆路交通,最晚在战国末期就已形成了连通中国四川、云南和缅甸、印度的国际交通体系,即后来史学家所谓的“南方丝绸之路”。

由昆明至大理云南驿的古道在此时已经存在,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之一,而在民间,它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滇西大马路。

滇西大马路(昆明至大理云南驿)的线路在元代基本固定,明清两代进一步完善,沿途设有九关十八铺(站),成为云南古代交通的大动脉,于是民间便有了“滇西大马路,九关十八铺”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驿道已经逐渐失去往日的功能,人们大多只能从文字记载和影视作品中领略千年古道的雄奇。但幸运的是,昆明至大理云南驿的这段“滇西大马路”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尤其是禄丰境内的古驿道,除少部分路段彻底消亡外,约95%的路段都得以保存,其中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就包括炼象关段和响水关段,明清时期的古楼、古寺、青石路、石桥、石牌坊默默伫立在集镇、山间,见证着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历史沧桑。

这俨然就是武侠小说中的情景。在一个荒山野岭的交通要道上,矗立着一面“”字三角形白旗,茶舍之外摆着方桌和条凳,各路江湖高手途经此地,喝茶小歇,讲究点的还要来半斤牛肉、二两白酒,他们戴着斗笠,帽檐压得很低,个个心怀叵测,一场江湖恶斗似乎就要上演……

这样的场景,在我前去探寻九关十八铺的采访中,每每都会在眼前掠过,在脑子里闪过。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