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共拦截受害人汇款430余万元 昆明警方公布13类电信诈骗“陷阱”

20.01.2015  12:13

本报讯 近日,昆明市民郭大爷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就鬼使神差地将83万元的存款转给了骗子……去年,昆明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2801起,涉案金额高达3800万元。年关岁末,更是骗子“加班加点”布置骗局的时候。日前,昆明警方对群众容易上当的电信诈骗种类进行归纳,向社会公布了市民容易中招的13类通信“陷阱”,为市民支招。

电信诈骗的受害人多为老年人,被骗钱财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被骗后要么家人反目,要么一病不起,危害很大。”昆明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分局局长徐明华介绍,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受害人主要为50岁以上人群,其中针对老年人的电话、短信诈骗占到了总数的70%。

徐明华同时介绍,随着案发数的增长,昆明警方防骗宣传力度也随之加大,并加大与银行合作的力度,有效遏制了其增长势头。目前,昆明警方和各银行均建立了包括协查通报、员工培训和奖励在内的诸多联动机制。针对在相关案件中,半数受害人通过银行柜台转账这一特点,警方还会同银行保卫部门对员工进行防骗培训,对年龄在50岁以上、转账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顾客,严格落实“是否认识对方、为何转账、是否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转账三问”。

通过一系列措施,去年昆明警方共拦截受害人汇款430余万元。”徐明华表示,目前许多电信诈骗犯罪作案、取款均在境外,警方侦破、取证、挽损的难度增大,因此增长自身防骗知识才是最有效的防范途径。

■相关链接

  13类通信“陷阱

1、邮包诈骗

冒充邮政、快递公司拨打电话,称受害人名下包裹夹带违禁物品,涉嫌贩毒、洗钱犯罪,后以配合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安全账户”转账。

2、医保卡诈骗

冒充社保局或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拨打电话,称受害人医保卡购买违禁药品,账户透支并涉嫌洗钱。以配合调查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安全账户”转账。

3、刷卡消费

向受害人发送短信,称其银行卡在某地刷卡消费,并提供事先预备的咨询电话,后冒充银行或警方工作人员接听电话,称受害人银行卡被盗用,以到自动柜员机更改数据为由,诱导受害人将钱转出。

4、冒充领导

假冒领导、秘书或某部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员工,让受害人或单位预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

5、网络诈骗

利用虚假网页诱骗受害人炒股,骗取资金或银行账户、密码。或用同样方式,以购物、购票的理由实施诈骗。

6、虚假中奖

通过电话、短信告知受害人中奖,以缴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借口骗取钱财。

7、虚拟号码

通过虚拟电话号码,冒充通信部门、司法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或涉嫌洗钱等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至“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8、乱发账户

通过群发“请把钱存入某银行、某账户”等短信,诱导碰巧要转账的受害人转错账户。

9、通知退费

冒充税务、银行工作人员,以退款、退税活动为由,要求受害人在自动柜员机上按其指令做实为转账的操作。

10、低价购物

发送低价出售二手车等信息,以交定金、托运费为由骗取钱财。

11、编造案件

使用多种手段使受害人手机无法接通,再冒充警察、医生等称受害人出车祸、被绑架等,诱骗其亲友汇款。

12、高薪招聘

群发高薪招聘信息,以缴纳培训费、服装费等借口,诱骗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13、熟人借钱

冒充受害人亲友,或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以“住院急需用钱”等理由骗取钱财。(人民公安报记者 罗力生)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原标题: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公安局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 | 与安全相关的事绝不能开玩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全省安全防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