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勐满派出所“撒”爱边关

11.12.2015  16:56

  中新云南新闻网12月11日电(牛毓菁)在西双版纳州西北部,有一个只有两万余人的窗口小镇——勐满,214国道贯通了往来西双版纳的车与人。矿产品和景迈茶通过小镇源源不断的运往各地,也有很多外地人慕名来到这里。勐满镇的平安就靠一个只有10余人的边防派出所,民警们身兼数职,保一方平安。

   村民的“定心丸"

  入夏的勐满已十分炎热,一天深夜,大曼扁村岩温大叔家锅里还扣着热乎乎的糯米饭,他似乎在等什么人,站在村口不停眺望,虫鸣声显得小镇越发寂静。这时,远处红蓝相间的警灯闪烁而来,岩温大叔赶忙回家拿糯米饭迎过去,看见警车他泣不成声。原来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岩温大叔的儿子岩坎参加同学聚会喝多了,骑摩托车回家到村口时摔成重伤,当场不省人事。派出所民警巡逻到路口时发现了他,立即联系卫生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将伤者送去医院。由于岩坎手机摔坏了,民警联系不到其家人,便立刻联系卫生院开展抢救工作,并安排人员在医院守候,同时联系大曼扁村民小组组长到医院确认伤者身份。当警车送岩温大叔到医院的时候,已是凌晨3点多,伤者已脱离了危险,老人握着民警的手,老泪纵横。

  夜幕下的勐满星星点点,没有喧哗的夜市和林立的高楼,我看到不时有妇女骑着载满茶叶的摩托车在山路上驶过。便问一位带孩子卖茶晚归的妇女:“你为何敢走夜路?”她笑答:“不怕!有警灯有警察。这一季茶叶好卖,我们采茶人手不够的时候,他们还会帮我们上山采茶。

   村村都有警务灯箱

  派出所教导员李海林告诉我:“由于勐满镇的居民大部分是拉祜族,有些居住在深山里的村民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有些老人甚至不“接受”身份证,所以一直领不到养老金。

  星火山村委会酒坊村的三依今年43岁,至今未落户,社区民警发现后,主动到她家宣传法律知识。现在,她已经领到了社会福利,足够改善她的生活,寨子里的老人知道后,也都开始积极补录户口,对行动不便出不了山的老人, 民警都上门服务,拉着白床单为老人们照身份证照片。

  另外派出所民警在各村委会安装了有报警电话的警务灯箱,让老百姓知道有事就找边防派出所。

   “边防儿子

  在勐满边防派出所干了五年的社区民警小牛,辖区14个村民小组他不知道跑了多少遍。谁家养了多少头牛;谁家孩子在外地打工;谁家老人有疾病;谁家娃娃读不起书,他都了如指掌。记得刚从事社区工作时,他拉着老支书的手说:“把我当您自己的儿子。”为了实现这一承若,他一干就是5个年头。5年来,他筹集资金12万余元,为靠近边境的3个村民小组210户村民发放生活物资,联系社会爱心企业出资赞助两个孩子重返校园。

  勐满镇地处平坝,四周的高山和泥泞的道路增加了辖区群众来派出所办事的难度。小孩子落户、大人们补录户口、高考孩子来所上办理户口证明,一系列的事情常常赶在下班时间。小牛遇到这样的群众,总是热心相待,不管再晚,还是再忙,都优先办理山区群众的各项事宜。久而久之,山里老百姓都知道,在派出所,有一个向自己孩子一样的社区民警。

   身兼数职

  勐满镇上没有消防队,边防官兵也负责救火。每逢节假日,边防官兵都要上街巡逻,告知商铺老板和村民要提防火灾。由于勐满镇上交警中队警力不足,常常需要边防官兵联合执法维护交通秩序。笔者看到贯穿小镇的214国道线上货车往来较多,村民骑摩托车速度很快,路边的摩的和摊位让公路越发狭窄,容易酿成车祸,边防官兵除了维护治安还得维持日常交通秩序。

  “如今,闪烁的警灯扎根在了勐满老百姓的心中。我们的工作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主动到派出所交枪,两年以来交枪439支。”勐满派出所所长杨丽明告诉笔者,勐满边防派出所通过走访宣传,群防群治起了重要作用,基层村干部全力配合派出所工作。

  今年以来,勐满边防派出所官兵开展走访6606户,走访群众21119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7起,帮助群众2107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33件。爱民固边战略深入人心,十年来,群众对边防官兵更加热爱,警民关系更加和谐,在同做戍边人,共筑中国梦的道路上,勐满边防派出所官兵与辖区群众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