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电商大战进入备战状态
近年来通过网络的普及、媒体的渲染和商家的炒作,11月已被电商炒作成销售高潮。目前,“双十一”临近,电商大战进入备战状态。
随着参与到这一“节日”中的商家与消费群体日益增加,节日消费已经形成动辄上亿元的产业。
为了迎接“双十一”到来,各大电商线上、线下并举,采取多项手段积极促销。天猫、当当网、凡客、京东商城等均已相继宣布新的促销政策,苏宁、国美则考虑拉长促销时长,希望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争取消费者青睐。还有电商通过微信、Q Q启动“亿元合体红包”活动,通过自媒体力量刺激消费者,预热节日经济。
“一年中积压的商品赶着清仓,趁着‘双十一’这天能解决一些是一些。”淘宝商城一个品牌店店主透露。
有 分 析 认 为 , 相 对 于 传 统 节日,“光棍节”更富有草根娱乐精神和互联网时代特色,所以更受网民追捧。
一些消费者表示,在生活、工作压力大的日子,消费使人获得的愉 悦 和 幸 福 感 , 给 予 了 “ 压 力 山大 ” 的 单 身 群 体 一 个 发 泄 的 突 破口,打折降价的商品还能填满消费者的比价心理。
“网购狂欢节”的短暂繁荣背后,往往伴随着各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出现。从去年“双十一”的消费盛宴可以看出,逾千万网友涌至淘宝网疯狂扫货,巨大的流量导致网络拥堵不堪,各大银行的网银支付系统备受压力,受到物流滞后、售后服务跟不上等因素影响,各大商家除了刷新销售额,也刷新了投诉量。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网购暂时还处于“自规则”状态,相关法律处于滞后状态,行政监管也没有及时到场。
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认为,对于实体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可以介入、治理。而消费者如果在网上被侵权,想在网下维权很不容易。
上海财经大学物流管理系主任谢家平认为,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需要与时俱进,将“电商”纳入视野之外,还必须进行增量立法,将“网店信用评价指标”、“电子商务法”等早日提上立法日程。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