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实施五大工程建设美丽新农村

25.12.2014  12:10

      本报讯(通讯员 欧庆海) 我州北大门剑川县围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大丽高速公路通车和“桥头堡”战略两大机遇,打响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扶贫五大工程,农村建设有了五大变化,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建设新村庄,乡村变美了。走进马登镇新华村,只见道路两旁种植着鲜花和杨柳树,灰白墙、雕花的窗门、一幢幢“小洋楼”、宽阔的水泥路,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几年,剑川县通过实施安居房工程和危房改造项目,以及开展农村卫生整治,特别是“三清洁”活动的开展,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变,树绿了、村美了。

      培养新农民,农民变富了。剑川县加大对农村产业的调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的现代品质农民;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非农业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如今,每到夜晚,群众三五成群地来到广场跳舞、打霸王鞭,年轻人和孩子们还到文化站学习娱乐,乡村处处都盖起了新房,有的家庭还买了小轿车,乡村一片欢声笑语,呈现出一幅环境优美、乡风淳朴、农民生活美好的新农村画卷。

      培植新产业,产业变强了;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突出以优势特色产业培植为核心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植粮食、蔬菜、中药材、制种四大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农业产业。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8万亩左右,通过提高单产,使粮食总产量达到96000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500公斤以上,全县芸豆、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万亩,总产量2.5万吨。全县季差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建立蔬菜种植基地3个,组建蔬菜专业协会1个,计划到2015年蔬菜种植发展到4万亩,实施标准化生产。做大中药材产业,全县已有千亩以上种植大户2户,百亩以上种植大户20多户;建成以玛咖、重楼、续断、灯盏花等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域中药材品牌初步形成。规划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万亩,实现产值5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做强制种产业。继续打造滇西北高原优质水稻良种繁殖基地,争取将水稻基地建设面积发展到5000亩,可供40万亩水稻生产用种;在现有1万亩马铃薯种薯基地的基础上,扩建3万亩,年生产优质种薯5万吨,外销4万吨;开展玉米杂交自交和良种选育与应用工作,5年内累计实施面积25000亩。

      建立新机制,设施变新了。乡村建设蒸蒸日上,扶贫开发覆盖乡村,象图整乡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老君山马登镇、黑潓江片区推进启动实施,完成整村推进31个村,实施点亮乡村工程100个自然村,农村基本实现水、电、路、广播电视、通信五个全覆盖,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实施高山生态扶贫、农村危旧房改造、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

      塑造新形象,城乡差距变小了。剑川县抓住大丽高速公路通车和“桥头堡”战略两大机遇,抓好旅游特色村专项规划建设;抓好公共服务的提升,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繁荣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建设剑湖流域农村环境整治连片示范区,建设寺登、石龙、文榜(水古楼)、文华、弥新、狮河、新生、杨家“八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以“一带一区八村”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引领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深入开展“七彩云南剑川保护行动”、“森林剑川”建设、“三清洁”活动和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实施剑湖生态功能恢复项目。

      “如今住得宽敞明亮,水、电、路样样都通,娃儿上学、我们看病、赶集购物都方便了,跟住在城里有啥子区别嘛。”谈起新农村生活,金华镇文华村村民赵江敏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