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改善中国城乡人居环境

04.03.2016  02:44

  新华社昆明3月3日电(记者 杨跃萍 侯文坤)来到地处滇西北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不少游客发现,古城四方街周围街巷里的免费公厕配备了专人管理,环境整洁。

  如厕之地,非大雅之堂,可关乎生活质量。丽江古城街边一所老宅的主人对此深有体会。这座老宅紧邻街巷的公厕,冬天还勉强,夏天就不得不忍受隔壁不时飘来的异味。早年老宅主人与兄弟同住,分家后,兄长留在了祖屋,弟弟一家则乔迁新居。

  几年过去了,没想到,兄长一家的“异味”老宅成了“香饽饽”。原来,隔壁的公厕被改造成为“星级厕所”,他家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隔壁的公厕洁净清爽,过厅摆有座椅,甚至会有游客走累了在那歇脚。

  住所在距离古城不远的象山路的王女士,过去一直觉得自己家所在的区域环境不如意。象山路距离古城不远,多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传统风格院落,不少住户缺乏配套的下水道等设施,许多人家都要使用公厕。“如厕问题让人头疼,从那出来浑身气味不好闻,让人很不舒服。

  今年,有关部门改建王女士家附近公厕,安装了冲水设施,配备专人管理,旧貌换新颜,如今厕所里干净多了。王女士说,“如厕不是问题了,才谈得上生活有质量。

  中国不少地方推行的“厕所革命”,对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功不可没。长期以来,厕所往往被人们视为污秽之地而羞于谈起,在不少地方厕所建设和管理也不怎么不受重视。

  云南省近年有序推动“厕所革命”以响应号召。目前,“星级厕所”不仅分布于游人如织的丽江古城,省会昆明市五华区也试点推行直管公厕“五星级服务”,积极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着力解决辖区97座直管公厕的环保工作,还配置针线包、方便凳、婴儿护理台、便民小药箱等便民设施。

  洱海之滨的大理市对公厕管理维护的经费予以保障,基本解决了城市及农村公厕无人管理而脏、乱、差的现象。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副主任李平辉介绍,对于云南大部分地区来说,公厕数量仍明显不足,许多公厕设计构造不规范、服务保障能力弱,尤其是旅游旺季、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公厕脏、臭、差的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云南省政府最近专门部署各地加强城乡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计划,这个有129个县市区的省份,到明年将新建城市“无害化”公共厕所2076座,新建乡镇、村庄公厕7000多座。

  “‘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这是推进城乡无害化公共厕所建设的要求。”李平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