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厂房发挥余热变身高大上 昆明体育工厂"废品"造

15.03.2015  15:17

   关注昆明“体育工厂

   现象篇

  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大规模新建的厂房已经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未来可能会变成“厂房坟墓”。然而,世间万物自有生存之道,面对这一惊世骇俗的预测,人口众多、智慧超群的中国人走出了一条新路。别说新厂房,就连废旧厂房也能让它成为抢手的香饽饽。

  随着一些工厂的破产或是迁出城区,昆明的一些废旧厂房由于面积过小不受地产商看好。但经过几年的摸索,民营资本却看好这一“废品”市场,纷纷出手抢占山头,一批健身场馆就此安营扎寨,使废旧厂房发挥余热并繁衍出一批“体育工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从室外打到室内

   车间似的体育馆走入人们视野

  每当路过昆明人民东路现在的新昆明工人文化宫门前,退休快十年的老马师都会回想起当年的美好时光。也就是快退休前的几年,在新工人文化宫原址上,他第一次走进室内羽毛球馆,在原云南机床厂厂房改造的长丰羽毛球馆里,畅快淋漓地享受到室内打球的乐趣。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由于长丰的悄然兴起,昆明掀起了有史以来第一波羽毛球热潮,连成一片的硕大厂房内,每到黄金时段人流涌动,数十个球场羽毛球翻飞,如果不先预订便提着球拍来的话,一般都会吃闭门羹,只能作壁上观当个看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昆明创库、长丰等羽毛球馆从曾经轰轰烈烈的“抓革命,促生产”的厂房中横空出世,的确给室内健身场地相当匮乏的市民带来惊喜。要知道,那个年代,室内场馆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利,要想进入到当时省、市体育部门所属、并且尚未对外开放的室内场地体验一下风雨无阻的打球乐趣,除非你有一定的关系,否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本上是“门都没有”,堪比登天还难。

  忽如一夜春风来,随着旧城改造、厂区搬迁步步深入,生活在昆明的市民突然发现,室内运动场越来越多,车间似的体育馆悄然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在这些空旷的厂房里,现在已经看不到身着蓝色工装集体协作的忙碌身影,见到的却是人们生龙活虎、挥汗如雨的另外一番景象。

  曾经生产产品的车间,现在却在生产另一种带给人们精神愉悦的产品——体育。“废品”在现代城市中能成香饽饽,这也算是应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