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留学生在昆明邂逅“昆虫世界”

06.09.2022  08:33

来源: 昆明日报   

光阴弹指一瞬,昆明抓住“一带一路”前沿城市优势,用十年时间实现巨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昆逐梦。即日起,昆明日报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在昆明这些年”栏目,以在昆明生活和工作的外国友人的亲身经历,展现昆明的发展与成就。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全年平均气温16.5℃的宜居条件,让昆明享有“春城”的美誉。茂密的森林植被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这其中也包括昆虫。2017年,卢旺达留学生艾力来到昆明,开始在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攻读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学位。在昆明这片土地上,他邂逅了中国的“昆虫世界”。

小小昆虫“大有作为

良好的自然环境,让艾力感到兴奋,他不满足于实验室里的各种昆虫标本,而是迈开腿去探索云南的“昆虫世界”。 

作为一名昆虫爱好者,艾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虫子。他在探索云南昆虫世界的过程中找到了比脸还大的蛾,发现了肉眼几乎看不到的蓟马。

千奇百怪的形态、神出鬼没的足迹让人们总是“谈虫色变”,但在艾力眼中,昆虫世界却是世间最美好的存在。

2021年10月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召开。

艾力认为,这是一个能让各国人士相互交流、制定长远规划的大平台,也是一个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好机会。艾力表示,不少人“谈虫色变”,是因为对昆虫缺乏了解,虫子其实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纽带。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昆虫,艾力积极参与各类志愿者活动,走进学校为孩子科普昆虫知识,帮助人们认识昆虫。

艾力介绍,昆虫担负着授粉、分解有机物的责任,不能简单地以“益虫”或“害虫”来定义它们。如果没有昆虫,生物多样性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以蟑螂为例,它让许多人心生厌恶,但蟑螂的粪便其实有利于植物生长。艾力说:“昆虫有它们的‘可爱’之处,我们要用心保护它们。

探索保护生物多样性

近年来,昆明在生态保护、耕地保护上先行一步,为各种生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让艾力看到“以虫治虫”绿色生物防治技术在昆明广泛应用的可行性。

艾力回忆说:“十年前,昆明已有部分农户开始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但因为各种原因,该技术未得到广泛推行。”刚到昆明学习时,他发现大部分农户仍以直接喷洒农药的方式来灭杀害虫,这种做法不仅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还会污染水体、土壤。

近些年,艾力发现“以虫治虫”绿色生物防治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昆明的农业生产中。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建起了西南最大的“天敌昆虫工厂”,通过“生物防害”的方式,一年为400万亩农田进行绿色防害;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绿色防控团队利用生物防治“以虫治虫”的原理繁育出可以降服蓟马的小虫;宜良县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极大地丰富了宜良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内容……

大家应该行动起来,一起探索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艾力在云南农业大学的学习已经进入尾声,虽有万般不舍,但为了能将这些年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回馈大自然,艾力决定到其他国家走一走,助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昆明日报 记者王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