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博物馆4500多座 文保人才缺 学生称就业难
“中国的博物馆正以每天一家的数量快速增长,但涉及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却远远跟不上”。昨天,在复旦大学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的现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詹长法发出感慨。据统计,国内高校每年培养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高校毕业生约为6000至8000人,而最终进入博物馆及文物考古一线的仅2000余人。这是什么概念?中国现有专业博物馆4500多座,一座博物馆每年招收的专业大学生竟然不到半个。
文化遗产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一门新兴学科,文化遗产保护也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从国家层面来说,习近平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极大增强了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对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知。但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在大遗址、大型文化景观、大面积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线工作中,国内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边是叫着缺人,另一边却是文博专业大学生称就业太难。在招聘会上,记者曾采访到几名复旦文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说,很多企业的校园招聘,网上简历投递的第一关,文博系的同学就会因为专业而被淘汰。文博专业的本科生要么选择转行,毕业后进入了银行、咨询公司、公关公司,要么就是选择出国。与市场巨大的需求相比,文博专业的同学则普遍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太“冷门”,无人问津。
在复旦大学文博系网页上,关于就业这一栏是这样描述的,“就业面广,既活跃在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与考古研究所、海关出入境管理机构,还得到出版社、书画社、报刊编辑部、电台电视台、古玩商店等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但这样的工作机会对于本科生而言却难以企及。有同学告诉记者,真正的文博机构,对人才的专业程度与学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真正走进博物馆有所建树,得博士才行。
其实,类似文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窘境,其他不少专业的毕业生也有,比如说医科生,明明市场上人才紧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是找不到工作。詹长法认为,其中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比如,当下国内正规的文物单位和博物馆往往受到编制的制约,没办法吸收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要求脱节的问题,在考古、文物修复等方面,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还不够。
国家文物保护局副局长刘曙光指出,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更多还是实践,学生需要实习。今后复旦学生可以到中国文化遗产院跟着一起做项目,这样写论文比较扎实,学出来的东西“接地气”。复旦文博系教授杜晓帆认为,文物遗产保护的团队建设是要考虑不同专业融合,比如建筑学、规划、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等,因此,培养学生时要考虑多个学科交叉,才能更好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适用的人才,大学生毕业时才不愁就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