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会上刮起“台风” 云台产业对接擦出火花

14.06.2015  11:16

本届南博会台湾馆展示了台湾先进的制造业成果。

图片记者李海曦/摄 美编翟云昇制图

相隔千里,并不妨碍北回归线横贯云岭大地和宝岛台湾。每逢夏至,当阳光垂直照射云南墨江之时,台湾花莲的阳光也是不偏不倚的90度角。一条北回归线串联起两个美丽的地方,也让云南与台湾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倍感亲近。

地缘之外,3届南博会、4届云台会的成功举办,让“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成了共识,凸显出深化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的良好愿望。“七彩云南宝岛行”以及年内即将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台湾展示活动、云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也为云台两地合作开辟出新的领域。

2015年,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战略机遇把云南由边缘地带推向前沿阵地之时,千里之外的宝岛台湾同样看到了这一机遇。昆明、玉溪、大理、红河4场产业对接会的举行,也将云台合作推向深远。

南博会上刮起“台风

54家企业、106个展位,这是2013年首届南博会台湾企业的参展情况。时隔2年,第3届南博会上,这一数字升至198家企业、486个展位,就连台湾贸易中心副董事长单骥也不禁感慨:南博会是拓展南亚及东盟市场最重要的平台,自首届南博会举办以来,参展厂商不断增加,今年的参展规模更是历年之最。

同样的展会,其他一些地方可能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招展,昆明几天就报满了。”谈及云台之间的交流合作,长期进行涉台报道的资深媒体人张慧敏有着很深的感触。因为工作的关系,她经常跟随台湾展团辗转天津、上海等多个城市,在她看来,包括沿海城市在内,很多地方与台湾都有互动,但没有哪一个地方像云南一样对台湾的产品、涉台的活动有如此大的支持力度。

参展的热情与云南市民对台湾产品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每年一次的南博会、2014年的台湾名品博览会,不少台湾客商都赚了个盆满钵满。以2014云南(昆明)台湾名品博览会为例,4天时间,吸引了22万人次进场参观、购物、洽谈,达成采购意向1.9亿美元;90%以上的参展商达成了一家以上产品经销或代理意向协议。

一些原本并不知名的商家,借助南博会、台湾名品博览会在云南找到了经销商,很多台商已经把南博会当成了品牌推广的重要平台。”张慧敏说。

有这样感受的当然不止张慧敏。已经连续3年带队来到云南参展的台湾贸易中心副秘书长叶明水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台湾商家认识了云南,也就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合作的深度在增加,合作的内容也更加多元。

这样的变化在南博会上同样有所体现:首届南博会上,更多的食品类企业前来试水,文创、科技类企业并不主流。本届南博会,除了72家食品企业外,还有32家文创类企业;除台湾精品馆外,还有医美形象馆、科技形象馆。

我们带队到上海参加台湾名品博览会,以及到东北亚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参展都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南博会参展企业几年前还以在云南投资的台商为主,现在更多的中小企业也来到这里寻求长期的合作。”叶明水说。

本届云台会更加务实

如果说,南博会为台商开拓云南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的话,那么,4届云台会的成功举办则让两地高层互访更加频繁,产业对接也有了更多的对话平台。

时间回到2012年9月,首届云台会在昆明成功举办,当时的会议主题是“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从2013年起,云台会调整为与南博会同期举办,会议主题也调整为“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

会议主题的调整凸显出云南对产业对接的重视,从4届云台会的举办情况来看,一年比一年务实。”已经连续参加了4届云台会的台湾中华新农村建设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庄震霆说,云台会对于云南而言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台商同样如此,首届云台会,报名的台商都可以参加,现在云南对台商的邀请更有选择性。“以前是政府提出项目给企业做,现在是民间提出项目给政府做,政策引导市场不代表正确,市场引导政策才能带动经济的增长。

省台办主任张朝德说:“与往届相比,本届云台会更加务实,4场对接会都是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直接进行项目对接,直接洽谈具体内容。

张朝德所说的“务实”从6月10日开幕式当天下午举办的“云台中医药材合作对接会”可见一斑。此次对接会的主持人并非来自官方,而是云南药品流通行业协会会长阮鸿献。他说,近年来,台湾在中药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地在中医药临床等方面也具备一定优势,海峡两岸在医药领域的互补性不断显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台湾方面致辞的是台湾杏辉医药集团大陆区总经理游能盈。在他看来,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台湾医药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年4月,公司已于云南科技发展研究院签署协议,即将在空港经济区落户发展。

以前的对接会主要是领导在发言,留给参加企业对话和交流的时间并不多,现在会议日程虽然紧凑,但企业与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一会参加对接会的企业负责人这样说道。

共享“一带一路”新机遇

在产业对接更加务实的同时,云台两地也把目光投向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

2015、2016年可以说是台商在云南投资兴业的最佳时机,多种发展战略在云南交汇,台商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借助云南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庄震霆说。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发展机遇,本届云台会上,庄震霆与黑龙潭公园签署了“台商西进东盟南亚跨国自驾游露营基地”意向协议,拟投资3000万元在黑龙潭公园建设自驾房车露营基地,以昆明起点,开拓国际自驾旅游业务。

云南的机遇不仅是云南的,也是台湾的,它将为云台两地深化交流合作带来无穷活力,为台湾同胞在云南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台湾不应该缺席,也不会缺席。

而在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看来,“一带一路”使得云南从边缘地带变身前沿阵地,也为台商进军南亚、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新的战略高地和前进捷径。云南拥有极为优异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禀赋,台湾与云南未来可在食材药材、食品加工、精致农业、文化创意等诸多领域加强合作。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则将云台产业合作更加细化。他说,云南今年提出了“云药之乡”的建设计划,品牌建立与科技创新是首要革新的地方,台湾在发展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与品牌创新等方面都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新路径。

普洱茶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台湾茶产业在高品质生产与烘焙技术,生态标识、产品精致多样化等方面已有成功经验,而这结合可以提升品牌水准和市场规模。”詹火生说,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台湾的中小企业占比高达90%,可与云南的中小企业携手实现“台企入滇、西进东盟、开拓南亚”的目的。

正如詹火生所言,云南与台湾有着携手并进的巨大潜力,云南有区位、有资源,台湾有资金、有技术,经过3届南博会、4届云台会的碰撞,云台两地的产业对接已然擦出火花。(昆明日报 记者殷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