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区复兴 广福 华昌路3个社区有了社工站

02.07.2015  18:21

 

6月26日上午,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街道办事处复兴社区居委会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3名社工正忙着整理老年人慢性病信息,这是他们正式入驻社区的第16天。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实际需求,他们早在5月就多次进社区开展调研。日前,西山区“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及社区议事协商民主试点正式启动,两家孵化不久的“菜鸟”社会组织,分赴首批试点的复兴社区、华昌路社区、广福社区开展专业社会工作。

心有余力而不足  需专业人士来服务

西山区民政局副局长杨俊锋说,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管理、服务、教育等工作职责,但由于多种原因,社区普遍存在服务程度不够的问题,社工进入社区将提高社区服务的范围和水平。

复兴社区书记李志云坦言,最早听说“社工”一词还是在港剧里,社工具体干什么,她一直摸不着头脑,想当然地以为社工就是志愿者。这一个多月,她与几名年轻人接触下来,对社工的概念更加清晰。

  “以前居民们总是来问我们,为啥我们社区也不搞点文体活动呢?”碰到类似问题,李志云总感到无奈。七八名社区工作人员面对的是近万名户籍管理人口,每天都被日常事务缠身,有时还要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各项任务。社区老人占1/3左右,还有不少是独居、空巢、孤寡老人,要一一走访照顾必定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人手不足他们只能尽力而为。

在与西山区春熙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多次沟通后,双方决定把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工作列为社工站特色服务之一。按照近期计划,3名社工将先期逐户走访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需求。

对于广福社区而言,人少事多的情况同样存在。社区书记丁川明说,他们很早就有了儿童之家,可苦于没人没资源,一直没有开展过具体的活动。就在这个月,西山区绿砖瓦城乡社区服务中心的3名专业社工,就组织起一场热闹空前的亲子活动。小小的一间活动室,平时只能容纳三四十人,当天来了近70人。这也让丁川明见识了这群年轻社工的专业水平和组织能力。

社会组织那么多 为何偏偏选“菜鸟

李学超是春熙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的主任,也是复兴社区社工站的主任。如果说这家社会组织是“菜鸟”一点也不过分,今年4月这个组织才在西山区登记注册,拥有了合法身份,并免费入驻西山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5月份他们还在广纳贤才。虽然组织是“菜鸟”,但李学超已经在社工领域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有丰富的社区服务经验。

  “自从组织成立,我们一直在尝试与政府、企业进行沟通,以寻求得到项目的机会,但方案递交后都没中标。”李学超说,这次西山区首批“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试点项目是组织成立后承接的第一个项目,他们6个人负责华昌路、复兴两个社区的服务工作。与此同时,西山区绿砖瓦城乡社区服务中心主任辛婷婷虽然在北京有着三四年的社会服务工作经验,但对于一家才成立5个月的社会组织而言,这次能拿到试点项目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全省有很多优秀的社会组织,西山区为何偏偏选择“菜鸟”呢?杨俊锋说,去年年底,西山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成立,首批入驻了4家社会组织。不到一年,这里已有17家社会组织入驻。在培育基地里,这些社会组织经过专业孵化,此时“菜鸟”急需一个机会正式起航。在此次启动的3个试点社区中,西山区把挖掘和培养出的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的服务项目引入社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社工的同时,也能解决社区的很多问题。

社工具体做什么 运营微信到辅导娃娃

  “我们社区很特殊,是昆明市商业服务示范社区,这里大大小小的餐饮加上其他商业就有200多家。”基于这种特殊性,丁川明说,他们很早就想搭建社区的微信平台,全方位为社区居民服务。但搭建平台很简单,维护好却不容易,必须有专人负责维护。辛婷婷带着两名年轻社工进驻社工站,为做好社区微信平台带来可能。目前,社区已经着手信息平台搭建的申请工作,预计7月将有实质性进展。

华昌路社区以老年人、贫困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流动人口多、困难群体多、老小弱人员多。考虑到社区的实际情况,春熙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启动“小树苗”变形记这一特色服务项目,针对行为偏差、单亲家庭、心理障碍、学习障碍等问题孩子开展个案辅导,并为社区外来务工子女提供各类开放式兴趣小组,培养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朋辈交际网络。

政府购买服务新尝试 5年打造公益体系

  “这次试点是西山区政府购买服务的又一次尝试。”杨俊锋介绍,金碧街道办事处复兴社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华昌路社区、前卫街道办事处广福社区为首批“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试点,每个社区投入资金15万元,作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经费。按要求,每个试点社区建立一个社工站,配备3名专业社工,引入专业社会组织与社区合作开展为民服务,试点时间为期一年,并定期进行综合评估。

在社区管理方面,原来社区承担的上级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党建工作、各类资金发放等工作模式不变,原则上社工站不参与管理。在社区服务方面,可以交由社工站做深做细。比如社区志愿者的组织发动、危机介入、心理干预、婚姻家庭辅导等。

近年来,他们研究探索并实施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短时间内通过整合资源,初步形成了具有西山区特色的“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社工人才队伍”发展模式。他们计划用2~3年时间,逐步建立西山区公益组织健康发展的生态链条。在未来5年内打造西山区多层次、立体和健全的公益组织生态体系。

 

      (宋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