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华侨华人云南抗战足迹:赤子丹心 忠魂报国

02.09.2015  10:03

云南各族人民修建滇缅公路 驼峰航线 惠通桥

人们常说:哪里有海水哪里就有华侨。远渡重洋的华侨,在异国他乡以勤劳和智慧创基立业。抗战时期,华侨总数800—85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抗战爆发后,数百万华侨心系祖籍国的安危和中华民族的存亡,以各种方式直接间接地投入到祖籍国的抗战之中,因为他们的根在那里,他们的魂在那里,他们的梦在那里。

抗战中,华侨华人的贡献巨大,成为中国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力量之一。

捐款捐物有华侨华人: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回顾抗日战争时说,“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界、产业界人士,在后方努力工作,海外华侨输财助战……”据统计,从1931年至1945年海外华侨共筹募捐款法币13.2亿多元;中国政府在抗战期间共发行6期公债、总额30亿元,世界各地的华侨购债就达11亿元。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军费开支约为123亿元,海外侨胞的侨汇占了近1/3。输财助战,海外华侨成为中国抗战另一个大后方。

奋起抗战有华侨华人:全面抗战期间,海外华侨华人迅即成立了众多抗日救亡组织,抗日团体星罗棋布,回国效力的华侨也数量众多,南洋各地约4万人,美洲和澳洲等地约1000人。他们或组团编队回国服务,或三五成群投效军旅,在日军铁蹄踏过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海外侨胞奋起反击的身影。

在祖国大西南的边陲之地,更有一群华侨华人,告别了安逸舒适的海外生活,来到生死未卜的抗日前线,以“不复山河誓不休”的决心和勇气奋力抗战。他们穿越丛林密布、枪林弹雨、艰险异常的滇缅公路,运送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活用品;他们加入到驼峰航线的运输当中,持续为抗战发光发热。他们中的许多人壮烈牺牲、许多人再没见过故乡的亲人、许多人终其一生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是一群平凡的爱国者,更是一群“特殊身份”的抗日勇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侨机工。

一寸山河一寸血。普天之下的炎黄子孙用牺牲与胜利,熔铸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 这些伟大的华侨华人,云南不会遗忘,滇缅公路上的高山流水不会遗忘,中国更不会遗忘。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昭示后人,珍爱和平。我们铭记抗战历史,缅怀赤子功勋,再现海外侨胞与祖国同舟共济、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中华民族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优良品质;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