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直流工程新松换流站工程开工建设

26.02.2016  11:33

董华、梁志敏、杨健等领导在剑川分会场开工现场为工程开工培土奠基。

 

本报讯(记者 陈耀 文/图) 2月24日,全省十一个“五网”建设重点项目之一的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直流工程新松换流站工程开工仪式在分会场之一的剑川县羊岑乡新松村施工现场举行。与此同时,曲靖沾益至昆明寻甸高速公路、昆明至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扩容工程、怒江机场进场路等11个云南省“五网”建设重点项目分别在曲靖、楚雄、怒江等地开工建设。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董华,州委书记梁志敏,州政协主席杨健,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孙涛,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杨承贤等出席剑川分会场开工仪式,并为工程开工培土奠基。

滇西北至广东±800千伏直流工程是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也是国务院保证经济“稳增长”重点工程,总投资约222亿元,计划于2017年具备送电能力,送电能力达500万千瓦。工程西起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途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53个县区,东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线路全长1959公里,是南方电网目前最长的输电工程,也是西电东送首条落点深圳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广东输送电量约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深圳全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据介绍,在大理州范围内,滇西北工程建设规模包括122公里直流输电线路和新松换流站1座,总投资56亿元。新松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换流站,位于剑川县羊岑乡新松村。工程直流换流容量5000MW,额定电压±800kV,双极直流出线1回。全站安装24台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直流每极两个12脉动阀组串联。交流500kV远景出线8回,分别至托巴、黄登、大华桥、黄坪各2回。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西部澜沧江上游电能外送能力,还可缓解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工程投产后,按照每年送电约200亿千瓦时计算,珠三角地区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6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6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