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蔬菜规划

10.08.2015  12:36
十二五蔬菜规划

 

前          言

 

1988年以来实施的“菜篮子”工程促进了我市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产业为保障城乡居民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城乡就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稳定民生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近年来 “菜篮子” 工程弱化,措施不落实,蔬菜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流通设施能力不足,蔬菜自给率过低,自给率平均仅占75%左右,蔬菜价格上涨,居民“买菜贵”。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农民“卖菜难”现象也经常发生。2010年国务院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做好蔬菜专项规划,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科学编制普洱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我市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发展基础和状况

  (一)发展基础

    1、“十一五”期蔬菜生产总体情况。“十一五”以来,我市蔬菜生产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蔬菜生产逐步由简单低效种植向现代高效生产转变。以订单蔬菜、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租赁种植蔬菜等不同形式开展多种经营,效果明显。201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7.16万亩,比2005年29.3万亩增长26.8%,产量30.07万吨,比2005年23.6万吨增长27.7%,产值4.76亿元,比2005年2.9亿元增长62.5%。

2、食用菌香菇产业逐步形成规模。食用菌产业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效特色朝阳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显著特点。2010全市种植香菇375万包,比2009年增加150万包,同比增加40%,其中思茅区150万包,宁洱县100万包、镇沅县100万包、西盟县25万包;产量大约0.3万吨,产值0.3亿元。

3、蔬菜示范基地逐步建成。已建成思茅区骂木村、永庆村、龙溏、思茅港、普洱市戒毒所等总面积为10500亩的无公害蔬菜栽培示范基地,同时宁洱县250亩和墨江县200亩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大棚建设工作已完成,并投入使用。2010年7月通过了中央财政支持墨江县和孟连县申报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产业项目,该项目现正在实施中,其中墨江县建设300亩,孟连县建设300亩。

  4、龙头企业逐步介入蔬菜香菇产业。到2010年,介入全市有蔬菜、香菇种植和加工的公司共有10家。其中种植蔬菜和蔬菜加工的有5家,种植香菇的有5家。目前全市共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7家。这些公司和组织带动了蔬菜和香菇生产的发展。

  (二) 资源优势

1、有适宜蔬菜生长的自然气候资源。我市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型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8℃,最冷月平均气温10.5,最热月平均气温2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1500mm左右,自然条件适合多种蔬菜正常生长。普洱工业很少,污染少,生态环境优良,具有适宜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的优越的土壤、空气和水质条件,同时具有梯度立体分布的小气候资源,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有较充足的耕地资源和生物资源。规划区现有耕地面积440.8万亩,其中水田119万亩,水浇地6.8万亩,旱地175万亩,乡村人均耕地面积2.18万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6亩。由于我市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大量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就为土地合理流转发展蔬菜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野生蔬菜、野生菌等生物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好。我市的野生蔬菜种类丰富,可食的野生蔬菜大概有30余种,现已野生人工种植成功的有10余种。这些野生蔬菜分布在森林中的有竹笋、食用菌,各种植物的花、茎、藤、叶、根等野生资源。

  (三)市场分析

1、市场供需茅盾突出,市内需求缺口有25%。 近几年来由于市内供应减少,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城镇农贸市场2010年鲜菜零售均价达2.86元/公斤,较2005年增长近8成,冬春受干旱影响蔬菜零售价格还要偏高。据全省的人均蔬菜占有量计算,我市全年需求蔬菜大约在45-50万吨左右,还没有达到全省人均蔬菜占有量182公斤的水平。按2009年产量29.51万吨,以全市258万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年有菜114公斤,人均月有菜9.5公斤,人均日有菜0.32公斤,均低于全省的人均有菜水平,低于全省人均年有菜180公斤66公斤,低于全省人均月有菜15公斤5.5公斤,低于全省人均日有菜0.5公斤0.18公斤。2010年全市蔬菜生产量达到40万吨,其中冬早蔬菜产量达25万吨,常年蔬菜产量达10万吨,大棚蔬菜产量达到5万吨。据调查,全市蔬菜自给率占75%, 25%缺口需外调补充。全市的冬早蔬菜(主要品种有辣椒、茄子、瓜豆等)外销量达10万吨左右,本地种植生产的蔬菜外销量与本地市场销售量比例为25%比75%,本地种植生产蔬菜供给市场量与外地调入供给市场量比例为50%,实际外地调入本地市场的蔬菜(主要品种有花菜、大白菜、莴笋、大葱、胡萝卜、大蒜、马铃薯、芹菜)为市场供给的25%。

    2、蔬菜消费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在普洱市境内各种建设项目增多,各县(区)本地市场在不断扩大,消费蔬菜者不断增多,带来了吃菜难的问题。在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周边国家和国内市场,通过规模种植,大力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生产,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蔬菜产品外销通道逐步打开。普洱市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有2个对外开放口岸,有5条水陆干线、18条通道通往周边国家,处于“桥头堡”的黄金前沿。普洱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南亚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入,国际大通道贯通,普洱区位优势凸显。近年来云南蔬菜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排列第一位,显现我市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的良好机遇。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将为我市蔬菜产品外销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蔬菜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1、城郊菜地征占严重,生产能力呈现不足。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郊优质高效蔬菜基地大量被征占,新菜地开发滞后,且产能低下,再加上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农村吃商品菜的比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蔬菜生产能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我市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蔬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2、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菜农生产积极性受影响。蔬菜一直被认为是高效经济作物,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各级财政对其投入较少。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菜农自发投入难以得到快速发展。菜农要承担蔬菜生产带来的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运销成本上涨,菜农的生产积极性下降。

  3、蔬菜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不够完善。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蔬菜生产的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规模大且带动力强的蔬菜龙头企业不多,蔬菜合作组织少而小,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长。生产经营分散,分散的家庭式经营,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科技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因而未能产生规模效益。目前尽管出现一些“公司+农户”的新模式,但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弱,大部分还停留在一般购销关系或松散联合层面,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贮运冷链建设滞后,市场建设不足,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不健全,科技服务难以落实到位, 新品种、新设施、新肥料、新技术、新农药没有得到及时推广和普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影响了蔬菜生产效益。

  4、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专用蔬菜面积和设施蔬菜面积少,全市现有专业蔬菜面积仅4万亩,蔬菜塑料大棚仅1万亩。菜地冬季不能增温,夏季不能避雨,直接影响到全市蔬菜的均衡供应和菜价的稳定。蔬菜基础设施薄弱,田间排灌沟渠建设不完善,冬春蔬菜生产不能灌溉,夏秋蔬菜生产不能排涝,新菜地的建设相对滞后,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我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导致蔬菜生产不稳定和价格波动。

5、主要食用菌产业香菇产业发展能力不强。我市主要食用菌香菇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产出能力较低;加工能力不强,加工比例低,且产品大多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市场开发不够;科技创新能力弱、科研人员少、经费不足,与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行业管理体系不明确。

二、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启动全市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转变蔬菜生产发展方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我市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市场蔬菜供应为目标,依托本地市场,开拓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构建适应现代农业的蔬菜产业体系,促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效益优先原则。强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本增效。以特色、原产地蔬菜为主,发展优势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推行高效栽培模式和先进生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效,持续发展。蔬菜是典型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路途损耗大,成本高,本着节能降耗的原则,我国蔬菜市场主体遵循就近供应的原则。因此,城镇郊区和临近区蔬菜保障当地“菜篮子”为主的大众蔬菜生产基地、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2、突出特色、优化布局。我市蔬菜产业的最大特色是绿色无公害,要充分利用的优良环境条件,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香菇、辣椒、菜豌豆、冬马铃薯等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外向型产业,是外域市场、出口创汇和菜农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划发展的重点。

3、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发展蔬菜产业提供系列化优质服务,引导农民及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市内外、市内外、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品种结构,打好“时间差”和“价格差”,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4、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坚持非均衡发展,有条件的乡镇优先发展,以带动其它地方发展。相关职能部门可采取办示范样板的办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5、因地制宜、农民自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科学合理安排品种布局,在依法实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 

6、可持续发展。坚持蔬菜产业发展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坚持蔬菜产业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蔬菜基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坚持蔬菜种植与科学合理保护地力相结合,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蔬菜产业发展全过程。

(三)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增加晚秋、冬闲田地面积,增加复种(间套种植)、进行特色蔬菜、野生蔬菜开发等,全市蔬菜面积由2010年的37万亩增加到100万亩,产量由2010年的30万吨到120万吨以上,产值由2010年的4.76亿元到2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现代园区,建设无公害(出口)商品蔬菜基地10万亩,产量20万吨,产值5亿元。

到2015年香菇种植规模达到3000万包,产量3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出口产值1亿元以上。

三、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一批标准化的核心示范基地

按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试行规范要求,重点建设一批核心示范标准园,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地方和民间资本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大棚设施基地,改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渠等)建设。

十二五”期内,重点在10县(区)范围内,以景东,景谷、思茅,澜沧、孟连、宁洱、墨江等县的川河坝,永平坝、钟山、永庆、勐朗镇、惠民、娜允、联珠、龙坝、宁洱镇、磨黑镇、同心等为重点,建设无公害(出口)蔬菜设施标准园5万亩、 露地蔬菜标准园5万亩(具体面积分布及产量产值指标详见表二、表四)。

(二)做强香菇产业

突出抓好香菇出口备案基地建设,建设生产香菇的标准园,重点解决好栽培原料、品种退化、烘烤加工技术不规范等影响香菇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香菇种植布局主要以思茅区、宁洱县、镇沅县、景谷县、西盟县为发展重点县,其余县为发展带动县(具体分布及产量产值指标详见表二、表三)。以现有的5家公司逐步带动种植。

(三)建设完善产后商品化处理配套设施

以蔬菜产、加、销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在蔬菜集散地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建立简易保鲜库和初加工生产线,以满足产品商品化处理需要,确保蔬菜产品保值升值和市场均衡供应。

十二五”期内,面向东南亚及市内外,重点在普洱市思茅区建设占地12000m2(50亩)的冷库、加工、市场设施。在交通干线两侧和规模种植区建立5-10个产地批发交易市场,以方便商贩采购和农户就近销售蔬菜。适宜在原料(鲜菜)生产基地的其它中心(景东,景谷、澜沧等),建立简易保鲜库和初加工生产线。

——景东县文井镇建设速冻生产线20条,保鲜冷库500m2,加工厂一座500 m2,交易市场1000 m2。

——澜沧县勐朗镇建设速冻生产线20条,保鲜冷库1000 m2,加工厂一座1000 m2,交易市场1000 m2。

——景谷县永平建速冻生产线40条,保鲜冷库1500 m2,加工厂一座1500 m2,交易市场3000 m2。

到2015年,全市蔬菜速冻、保鲜、加工能力总计达100万吨以上,蔬菜就地交易率达70%以上。

(四)努力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组织化程度

1、培植龙头企业。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坚持用抓工业的方法抓农业,由抓“田头”向抓“龙头”转变,做强龙头企业。培植5-10个龙头企业。进一步改善招商环境,用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客商。至“十二五”末,有1个以上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
      2、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营大户。坚持“先抓组织,后抓生产”的思路,把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当作新产业来经营,当作新资源来开发。培植和30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个县、重点培育2-3家有自主品牌、有规模、有实力的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全市扶持蔬菜经营大户300户,培养农民经纪人200人。

3、打造蔬菜精品名牌。现今,在量的问题已不是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产业要发展,竞争的核心是质量。培育蔬菜产品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抢占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到“十二五”末,培育2-3个普洱名牌农产品品牌。

(五)强化产销衔接功能,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

1、强化产销衔接功能。各县要根据本地消费需求,建设自己的蔬菜产品保障基地。同时也要搞好基地产品的目标定位,加强目标市场消费群体、消费要求和市场空间的调研,细化定位好每一个基地、每个季节主导蔬菜产品的目标市场,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蔬菜生产,实现产销对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2、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支持建立覆盖全市及周边主要批发市场的蔬菜产品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健全信息交流发布机制,加强采集点、信息通道、网络中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定期收集发布全市蔬菜产品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

(六)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提高标准化安全生产水平

1、健全检测监管体系。按照农业部要求,加强政府检测能力建设,重点建设县(区)蔬菜产品检测站,支持蔬菜生产基地、龙头企业、蔬菜合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检测室,形成标准统一、职能明确、运行高效、上下贯通、检测参数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  

2、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统筹市内市外两个市场,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部门协作,实现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安全事件,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0〕26号文件精神,充分认识蔬菜产业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领导,尽快研究制定本地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蔬菜产业发展重大政策问题,加大扶持力度,强化部门协作,切实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实行粮菜统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树立粮菜统筹发展的观点,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专业蔬菜基地保护力度,实行更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二是设立市级蔬菜奖励基金,对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精品名牌实行奖励。三是设立市级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全市蔬菜优势特色产区、蔬菜优势资源产业予以扶持。四是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各级政府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等项目用于蔬菜基地建设,整合种子工程、植保工程项目建设蔬菜育苗工厂和蔬菜绿色植保。五是推广蔬菜政策性保险,逐步将设施生产、集约化育苗和规模种植等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提高农民参加保险的意识和积极性。

(三)强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

  在蔬菜优势产区,大力发展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蔬菜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展的格局。鼓励蔬菜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蔬菜种植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扶持蔬菜合作社、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四)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蔬菜基地与市场建设步伐

  蔬菜主产区各级政府要将蔬菜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菜农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蔬菜产品生产、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农户多、有竞争力、有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五)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引进和推广蔬菜先进技术

完善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增加投入,改善科研条件。重点培养、引进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有贡献的人才给予及时奖励、表彰,给予应有荣誉和社会地位;重视生产第一线和基层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培训。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菜农科技素质和技术到田率,使蔬菜产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蔬菜生产建立在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加快节能、高效、实用栽培技术和抗逆性强、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研究(培育)引用。积极开展设施蔬菜、贮藏保鲜、加工等相关技术研究和引用。加快引进推广一批抗病、抗虫、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先进技术。

(六)推进机制创新

以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整合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努力推进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科技人员+基地、科技人员+大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 基地等多种运行模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方式到生产一线,以企业管理的形式领办科技示范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科技示范户、蔬菜产销大户利用土地流转政策,进行规模开发。鼓励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等参与蔬菜产业开发,并以土地、资金、劳力、技术、管理等要素入股参与利益分配,以此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普洱市 发布人: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