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云南农村440万人脱贫

19.06.2015  10:56

    记者从昨日举行的全省扶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以来,《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大力统筹整合专项、行业、社会扶贫资源,4年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18亿元,走出了一条整村、整乡、整族、整县、整州推进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40万人,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47元提高到6314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还有贫困人口574万

  据省扶贫办副主任吴遂介绍,云南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在中央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云南涉及滇西边境、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藏区4个片区,涵盖15个州市91个县,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截至去年底,全省还有贫困人口574万人,片区县91个,重点县73个,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贫困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仍然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从2013年开始,云南省全面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完成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和贫困县的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目前,云南省共有贫困乡镇476个,贫困村4277个,摸清了贫困人口家底,为实现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五大工程推进精准扶贫

  “十二五”期间,云南扶贫部门瞄准建档立卡锁定的扶贫对象,大力实施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五大工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

  整乡推进“筑平台”。“十二五”期间,全省把整乡推进作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2亿元,实施了166个整乡推进项目。

  雨露计划“拔穷根”。突出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十二五”期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8亿元,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2万人,投入雨露计划专项资金9366万元,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

  产业扶贫“换穷业”。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以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投入11.74亿元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着力打造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探索了豆沙镇、永宁乡、紫溪彝村、诸葛营村、马鞍底乡等一批旅游扶贫新经验。

  金融扶贫“增投入”。全省出台了《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实施方案》,投入财政专项贴息资金10.35亿元,推动235亿元贴息贷款投放贫困地区。投入1.89亿元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加大金融扶贫改革创新力度,开展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

  安居工程“治穷窝”。推进扶贫安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安居工程11.6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2.6万人,启动“溜索改桥”项目182座。协调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6250万元,加快贫困革命老区建设发展步伐。

   云南特色”扶贫模式成示范

  “我省扶贫开发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创造了具有云南特点的扶贫开发模式,为全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示范和借鉴。”吴隧说。

  首先是建立省级领导挂片联县和省级片区牵头联系制度,省委书记、省长、省委副书记、分管副省长分别挂钩联系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石漠化片区,其他省级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个片区县。截至去年,四大片区共投入各类规划项目资金7408.62亿元,规划执行率达68%,居全国前列。

  其次,颁布实施的《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明确规定,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投入本省专项扶贫资金的30%,从法律层面上保证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走在了全国前列,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4年来,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63亿元,上海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2.25亿元,省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1.98亿元,引进各类帮扶合作资金34.58亿元,国际扶贫合作继续深化,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东西协作、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整乡推进成为推进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的响亮品牌。”全省大力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建立了整乡推进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机制,涌现了以贡山县独龙江乡、会泽县五星乡为代表的一批经验典型,为全国开展区域开发、精准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为全国示范。”云南探索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的新路子,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取得显著成效,怒江州整州推进、宁蒗县整县推进、澜沧拉祜族综合扶贫开发、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全面启动实施,为全国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提供了经验典型,积累了重要经验。

   力争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

  吴遂介绍,下一步,云南扶贫开发工作将坚持“12355”新时期扶贫开发思路,突出区域开发和精准扶贫两大战略,统筹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三个层次脱贫路径,实施整乡(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金融扶贫、安居工程五大品牌建设,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聚焦4个连片特困地区,做到水、电、路、能源、住房、信息、素质提高、产业发展8个扶持到村到户,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574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8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片区县脱贫摘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协调推进,发展差距明显缩小。(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